2024-2025学年(上)临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大米、面粉、豆类在温度为30C-80,相对湿度超过80%时,容易发生霉变,滋生黄曲霉菌,其衍生物约有20种。其中以黄曲霉素B,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素B的化学式为C17H12O6,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B1由36个原子构成

B.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7:12:6

C.黄曲霉索B1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黄曲霉素B1由三种元素组成

2、下列用途中,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干冰作人工降雨剂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3、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化学家或化学史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观点

D.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4、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N   ②2Fe2+           

A.①表示2个氮分子

B.②表示2个铁离子

C.③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

D.由⑤可知锡的中子数为50

5、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化合价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6、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汽车加油时,可拨打电话

B.电器着火时,先关闭电源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

D.进入菜窖前,先进行通风

7、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中国空间站“天宫”预计在2022年全面建成,计划为其供能的有砷化镓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69.72g

8、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石墨烯、C60四种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由于构成的碳原子的种类不同,因此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9、鱼肉富含硒,适量食用可增强免疫力。这里的“硒”是指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10、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过程是吸收热量的是

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氧化钙与水反应

C.镁与盐酸反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1、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选项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铜粉(铁粉)

磁铁吸引

B

CO(CO2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C

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D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12、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甲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丙和丁质量比为22:9

13、如图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薪火”,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火炬主体材料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

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C.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

D.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

14、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CO和CO2化学性质相似

B.液化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所以加压后分子变小了

C.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

1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思想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区分硬水和软水

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

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

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A

B.B

C.C

D.D

16、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块状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17、密闭容器中有物质甲、乙、丙、丁,其有关反应数据如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1

36

10

反应后质量(g)

x

20

0

31

A.表中x=0

B.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C.甲可能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比为乙:丁=20:31

18、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CO3表示碳酸含有2个氢原子

B.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C.2N表示2个氮原子

D.SO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19、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2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21、何家坝柚子是蓬溪特产之一,个大,皮香味浓郁,油色光亮,柚顶有七条放射沟,其味香甜略带酸,细嫩化渣。能闻到柚子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质量很小

2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

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A.A

B.B

C.C

D.D

23、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奥司他韦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H28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上看:C16H28N2O4属于混合物

B.从宏观组成上看:C16H28N2O4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结构上看:C16H28N2O4中有1个氮分子

D.从质量占比上看:C16H28N2O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

24、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数值为4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硅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4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5、2023年杭州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符合的是

A.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D.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26、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点燃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CaO(CaCO3

高温

高温煅烧

C

FeSO4(CuSO4

锌粉

加入锌粉并过滤

D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20203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_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粒子)组成的化合物.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水的硬度大或者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28、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

12016113日,长征5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使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01611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飞船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因与空气剧烈摩擦,船体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因此,返回舱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下列有关返回舱外覆盖材料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高温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

b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吸热反应带走热量

c高温条件下,可熔化或升华带走热量

d有阻热性,可阻断热量侵入舱内

2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视觉回答下列问题:

(1)净化水的操作有过滤、蒸馏、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在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降低水的硬度。

(2)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口罩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其中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是因为活性炭有较强的____性。

(3)ClO2可以有效灭杀自来水中的病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工业上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则X的化学式为__

(4)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_______现象。

(5)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把铝元素定位食品污染源之一,铝有很好抗腐蚀性能原因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为21%的气体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

(3)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

(4)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5)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______

(6)+3价的铁元素_______

31、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石墨、氧气,二氧化硫,石灰石等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化学式),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2)港珠澳大桥的胜利通车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基础建设领先世界,该项目建设中用了大量钢材,钢材属于_____材料。

(3)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常用的一种优质肥料,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其中碳、氮、氧、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

(4)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CH3OH)。用捕捉”CO2生产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其中C图所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2D图表示的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写出B图所示的粒子符号_____

3)由A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3、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__(填序号);

34、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氯原子______

(2)5个氮气分子______

(3)氯化钠______   

(4)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5、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t2℃时,将 20g 甲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③t3℃时,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④将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水的密度1g/cm)。

若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 20%的氯化钠溶液______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36、下列物质中(用序号填空)

纯净的空气  ②铁粉  ③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  ⑤液氧  ⑥冰水混合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同学欲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9%的氯化钠溶液,全部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时,应称取______g食盐。把水的密度近似为1g/ mL,则须量取______mL水。

(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

(3)如果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9%,你认为可能有的原因(写一条):______

38、人体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

资料:

①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到水蒸气变成蓝色固体;

③NaOH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吸收CO2的效果比澄清石灰水更好。

请回答:

(1)呼出气体通过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随反应进行,装置中铜网逐渐变为黑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装置D出现白色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E装置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CO2,反应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尾气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2018年12月,第24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就是CO2。CO2的浓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

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

地质封存: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该方法最大的风险是CO2泄漏,局部CO2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等。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CO(NH2)2]、甲醇(CH3OH)等资源。2017年8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

在二氧化碳的处理过程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_______元素。

(3)上述综合利用CO2得到的产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4)写出上述将CO2转化成CO和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CO2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C.海洋封存CO2会引起海水酸化,发生了反应CO2+H2O H2CO3

D.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MgO+CO2 MgCO3

40、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2)在A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呈_____色。

3B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无变化)。

4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