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甘孜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冰都是氧化物

B.守恒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2、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某些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等质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CO2的质量较多

C.对比分析点a、b可知,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产生的CO2的较多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量取液体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

6、如图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薪火”,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火炬主体材料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

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C.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

D.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

7、提升科学素养,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说明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就是PM2.5

C.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分类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都是氧化物

8、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D.图中n的数值为14

9、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11月,我市雾霾天数已达146天,面对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我市提出了以下解决污染具体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增加道路洒水的次数

B.使用清洁型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D.提倡私家车出行

10、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0.18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铁和铜

B.铝和镁

C.铁和铝

D.镁和铁

11、生活中有人通过放孔明灯(如图)祈福。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C)灯罩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明灯升空是因为气体温度升高时密度会变小

B.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C.放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场地

D.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慢通过红热的铜粉

B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于冷的烧杯

D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适量稀硫酸

A.A

B.B

C.C

D.D

13、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甲瓶中出现白色浑浊,乙瓶中无明显现象

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旋紧瓶塞,振荡,软塑料瓶变瘪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A.A

B.B

C.C

D.D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最终阿根廷捧走了“大力神杯”。由中国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卡塔尔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减少碳排放,有力支撑了卡塔尔举办“低碳”世界杯的承诺。世界杯期间,888台宇通纯电动客车为球迷、球队和工作人员提供往返住所与场馆服务,新能源电动汽车、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锂电池是未来的动力能源。

【1】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的是

A.植树造林

B.焚烧垃圾

C.少开车多步行

D.利用太阳能发电

【2】如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3】“大力神杯”高36.8cm,重6.175kg,其中4.97kg的主体由75%黄金铸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力神杯”属于混合物

B.金是由金分子构成的

C.金的密度大且有金属光泽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比赛中,医生经常向球员的受伤部位喷氯乙烷,其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汽化时吸热有关

B.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C.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5:1

D.1个氯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

15、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二甲肼(化学式为)与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NO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食品包装袋充氮气防腐

B.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C.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D.生石灰用于“自热米饭”的加热包

1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2N2

B.两个氢分子:2H

C.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一个钙原子:Ca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纸箱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原理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发现厨房燃气大量泄漏,应该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19、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20、“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B.使用一次性碗筷,方便快捷

C.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21、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C.比较Cu和Ag的活泼性:2Ag+Cu(NO3)2=Cu+2AgNO3

D.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a(OH)2+CO2=CaCO3↓+H2O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混合物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溶液

23、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2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氧气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①加硝酸钡溶液

②加稀盐酸

C

硝酸铵和氯化钠

①溶于水测温度

②观察颜色

D

氧化铜和铁粉

①分别滴加硝酸钡溶液

②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2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白酒和白醋(尝味道)

B.二氧化碳和空气(闻气味)

C.氮气和稀有气体(燃着的小木条)

D.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锰)

2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恒温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粉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

(1)凉皮、肉夹馍和冰峰汽水被冠以“三秦美食”套餐,凉皮中的黄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

(2)开启冰峰时,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是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生活中可以用灼烧法区分布料的材料是哪一种纤维,其中点燃羊毛纤维的气味是_______

(4)进入冬季后,对果树树干刷上涂白剂,可有效地防御冻害,该涂白剂的有效成分还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

28、“环保”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

(1)“节约碳排量”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______

(2)再举出1种“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

29、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4)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30、冬季容易在路面产生积雪和冰,为减少积雪和冰对交通的影响,“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

(1)在醋酸钾分子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醋酸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1、(3分)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过程(1)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过程(2)是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和水。请写出上述生产流程中与铜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32、甲醛是家装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之一,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甲醛由______ 种元素组成,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2mol甲醛中含有甲醛分子______个,含有______mol氢原子,05mol甲醛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

 

33、①氧气 ②硫粉 ③氮气  ④稀有气体 ⑤红磷  ⑥镁条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_____

(2)淡黄色粉末的是_____

(3)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____

(4)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_____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___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

(3)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4)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5)SO2中数字“2”的意义__________

3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______

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

3)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

4)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

5)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填金属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上表中位于_____(选ABC)处。

36、生活中有很多金属制品。

(1)铜火锅是应用了铜的_______性质。

(2)铝锅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

(3)(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不锈钢是一种_______(合金金属”)。合金与纯金属相比,除了耐腐蚀还具有(填一条)_______优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取28题中第三组实验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可用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图中tga_________tg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ᵦ为图像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

(2)图像中点C处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此时烧杯中溶液的阳离子有_________(填化学用语)。

(3)经查阅资料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有:Mg(OH)2、MgCO3、Mg(OH)C1中的一种或几种。

再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36.5g,刚好使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则白色沉淀质量m的范围是________

38、利用如下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

 

(1)用气卿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可观察到_______;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_______实验结束后,先______,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

(2)用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3)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

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①影响因素:_____

②实施方案:_____

③通过实验得出_____

40、如图是某反应的某学生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用V形玻璃管完成下面实验:

1)如图1所示,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2所示,V形玻璃管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