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周期表中,钴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7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
C.元素符号是Co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3、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都涉及到磷。对以下关于磷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③中都有白烟生成且都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B.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水的作用相同
C.实验②中a与c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D.实验③红热玻璃管插入后应该立即称量装置质量
4、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闻到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气体可以被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酒精温度计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小琪往如图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A.NH4NO3
B.Na2CO3
C.NaCl
D.NaOH
6、山西太原获评“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下列做法不利于绿色城市创建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按时清扫街道
C.随意乱扔垃圾
D.合理使用农药
7、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分子体积很小
C.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8、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汽油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方法 |
A | 区别硬水与软水 |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
B | 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C |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入足量锌,过滤 |
D | 除去碳酸钙粉末中少量的氯化钠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
B.读
C.拿
D.滴
11、如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2、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图。已知甲和丁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8 | 10 | 1 | 21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21 | 待测 | 9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3
B.反应中的甲、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后丙的质量为9g
13、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入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及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盖上塑料盖是为了形成有限空间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14、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视角。部分含碳元素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物质a的化学式为CH4
B.由物质b转化为c,再转化为物质d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C.物质c只能通过与O2反应转化为物质d
D.物质e不稳定,容易分解成CO2和H2O
1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自来水厂利用沉淀、过滤、蒸馏等环节净水
C.为了节约用水,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将水煮沸既消毒杀菌又降低水的硬度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液后的胶头滴管
C.引燃酒精灯
D.过滤
17、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食品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的是
A.瘦肉
B.豆腐
C.蔬菜
D.米饭
18、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B.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为生命活动提供少许能量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蒸馏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物质在水中都能分散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9、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
A.SiO2
B.H2SO4
C.Al2O3
D.Fe3O4
20、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氯酸钾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稀有气体、人呼出的气体
D.五氧化二磷、氧气
2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2、“一带一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发明和技术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司南航海
C.手工剪纸
D.火药爆炸
23、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他气体,加入的可燃物最好是
A.硫粉
B.木炭
C.氢气
D.铜粉
24、t °C 时,将 2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掉 20g 水后,再冷却到 t °C 时,则蒸发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溶液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 ⑤KNO3的溶解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⑤
D.②④
25、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
B.C+O2CO2↑
C.Mg+O2MgO2
D.3Fe+2O2Fe3O4
2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2
B.氦气:He
C.2个硫酸根离子:2
D.碳酸铁的化学式:FeCO3
2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钠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
①“Fe3+”中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8、有、
、
、
四种元素,
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的次外层电子数占最子总数的1/4;
的阳离子
比
原子多2个电子;
和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但
比
多一个电子层。
(1)写出元素符号: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写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各题。
(1)空气中体积含量最高的气体_____。
(2)碘酒中的溶质_____。
(3)构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微粒_____。
(4)2个亚铁离子_____。
(5)铁锈的主要成分_____。
(6)构成氯化钾(离子化合物)的微粒_____。
30、下列物质,给它们分分类吧!
①不锈钢;②氧气;③冰水混合物;④净化后的空气;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碳;⑦澄清的石灰水;⑧锌。
(1)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的是___________。
(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
(6)其中存在氧分子的___________。
31、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基础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钠原子质子数为 ,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成水分子。
3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_____。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_____。为了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_____。
(3)木炭燃烧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
(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33、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木炭___________ ,3个二氧化硫分子 ___________,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___________。
34、有下列物质:①氢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水 ④金刚石 ⑤硫,请按要求填空。(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能燃烧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3)通电能分解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5、请用对应的化学语言填空
(1)2个镁原子_______;
(2)标出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工业上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冶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6、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最多的物质:
(1)电解水负极生成的气体: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选填序号);
①CaCO3 ②Mg(OH)2 ③Ca2+,Mg2+ ④Na2SO4
生活中通过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室制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向装置中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入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
(4)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其密度应该比空气_______。
(5)用装置E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8、为了研究工业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哪一种物质理论上可以替代CO:___________。
3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
(2)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延期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
40、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利用图A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元素组成的。如果a试管内收集到6毫升气体,理论上b试管内可以收集到_____毫升气体。
(2)如图B所示,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烧杯底部蜡烛先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物理和化学性质分别为:①_____②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