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中国在哪里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
A.上海
B.香港
C.北京
D.南京
2、晚清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群体是( )
A.维新派
B.洋务派
C.守旧派
D.拯救派
3、北伐战争的胜利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伟大成果。在这一战争中,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哪两个军阀的主力( )
A.张作霖、孙传芳
B.孙传芳、汪精卫
C.吴佩孚、张作霖
D.吴佩孚、孙传芳
4、下图为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的画面。下列哪一句话会出现在邓小平的开幕词中
A.“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发展才是硬道理”
5、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经历了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开放五口通商 B.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款白银4.5亿两 D.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组织
6、某网站一首小诗:“……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只是为了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
A.董存瑞、雷锋
B.黄继光、邱少云
C.王进喜、焦裕禄
D.邓稼先、袁隆平
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主要体现在( )
A.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打破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
8、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9、“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
A.康有为的上书
B.张之洞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10、下列年代尺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③处应该是( )
A.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B.军事全盛、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D.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11、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明显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
A.海洛因 B.鸦片 C.布匹 D.茶叶
12、《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13、护国运动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主要是因为( )
A. 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 B. 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
C. 双方已结成同盟 D. 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政策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17、在上甘岭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毛岸英
18、《中国远征军》一书写道:“1942年2月,为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 )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它历经三十年,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遭到重大打击而宣告破产。但它阻止或延缓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军事与工业技术的水平。同时,也使国人广开眼界,让国人深刻的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它”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他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并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他”最可能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奕折
21、1900年6月义和团在_________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敌人死伤多人。___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会议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3、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将下列事件或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方框
A.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4、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2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汉谟拉比法典的本质是维护________的利益。
26、根据称谓写出历史人物
﹙1﹚“铁人”___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___。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生死攸关意义会议召开的地点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________年底。________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17年,中共________(会议名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写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_______奋起反击,中炮牺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30、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代表________、梁启超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________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________”。
3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并解答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广州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哪一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经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5)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去了哪里?
(6)从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的史实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
32、下列图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周恩来”、“开始创建革命军队”相关的起义名称。
(2)写出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实施的土地政策。
(3)“工农红军”召开了哪次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4)哪一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写出20世纪40年代牺牲的八路军将领一位。
(5)写出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哪一事件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6)在当今的时代,你认为走向强大的中国军队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应扮演何种角色?
3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诗句中的“大将”指的是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 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漫画《时局图》 (原图为1898年谢缵泰所绘)
材料三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近代打开“大帝国”国门的战争是什么?这场战争后“大帝国”被割占了哪一块领土?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出现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局?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己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