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吴忠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是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2、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五号

B.神舟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六号

3、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的话反映了洋务运动(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C.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4、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5、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政党是

A. 中国共产党

B. 中国致公党

C. 民主建国党

D. 民主促进会

6、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中国人迈出摇篮的第一步是

A.成功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7、202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了世界和平

B.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

D.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8、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马神甫事件 B.亚罗号事件 C.保护侨民 D.马嘉理事件

9、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 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 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 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的科技飞速发展

B.土地所有制的转变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10、“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发动了秋收起义

11、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一五”计划②赎买政策③“一国两制”构想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是

A.晚期智人   B.南方猿人

C.晚期猿人   D.早期智人

 

13、从1966年10月我国首次成功进行导弹与核弹头结合发射试验,到2016年12月火箭军齐射10枚东风导弹开展实战化训练,我国战略威慑与核反击能力大幅提升。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     

A.“科技强军”战略深入实施

B.军队组织架构持续性调整

C.建成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

D.构建起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14、下侧这本杂志发行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国共对峙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5、“文革”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科学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6、“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蒋介石

B.张学良

C.杨虎城

D.叶挺

17、下列不是1980年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南京

18、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9、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对俄国有利”是指俄国(     

A.获得最多赔款

B.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C.取得通商口岸

D.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

20、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99 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船精神  ②五四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延安精神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④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3、鸦片战争后,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______》一书。该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______”的思想。

24、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25、

此人是   创办《   》,掀起 运动。

 

26、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27、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了14年,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的一章;19世纪末兴起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8、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9、从0到9的计数法,最早是古代_____人民发明的阿拉伯人将其改造,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30、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改变大量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状况, ______ 年冬起,全国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 ______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场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写出19世纪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1例。

(2)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内容?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哪一运动失败?

(3)写出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

(4)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

(5)写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1例。

(6)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2、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法战争(18831885年)结束至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爆发,此前屡遭西方列强蹂躏的清政府,在这十年时间,几乎风平浪静。但是除了洋务运动稳步推进外,清政府更加偏离世界发展大势。面对蓄谋侵华已久、虎视眈眈的日本,慈禧太后玩弄权术,打压光绪帝,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大搞生日庆典;主战派与主和派盲目争斗内耗;李鸿章寄希望于外国调停,不做积极备战;部分士兵贪生怕死,听闻要去前线就嚎啕惊叫;普通民众不知有国不愿当兵……

——摘编自《人民网·文史频道》

材料二   

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写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图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该事变有何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33、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为建立与各国间正常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和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哪些国际会议的舞台上得到展现?

(3)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外交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会议的主要功能包括决策、控制、协调和教育等功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场

材料二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哪一制度正式确立?该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2)在材料二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哪次会议上由哪部法律文献正式确定的?

材料三   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3)材料三中的大会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材料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摘自习近平在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4)据材料四指出,面对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构建了什么新发展格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