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湘潭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人民历史伟大事业的会议,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中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一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七大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当选的56名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人;在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三位是民主人士。在随后政务院组成人员中,4位副总理中有2位党外人士;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各部部长共34人,其中党外14人。这些数据说明(     

A.新中国实行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新中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比较1953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属于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①都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图是某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____”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时间: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侵略者:_____

领土: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法国

6、深圳等经济特区发展之初,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A.人们对创办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

B.一些学者未认清经济全球化潮流

C.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受冲击风险

D.部分学者依然受到“左”的束缚

7、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反映了哪个阶级的要求(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8、可以通过访谈( )当事人直接获取历史知识。

A. 洋务运动   B. 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   D. 文化大革命

9、1877~1889年,英国太古、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该材料说明了

A.国外航运公司的航运技术落后于中方企业

B.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民族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D.国外航运公司勾心斗角,其实力大大削弱

1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里的“近代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类人才

C.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D.建设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A.改革开放道路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下列人物在1949年没有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是(     

A.朱德

B.宋庆龄

C.聂荣臻

D.李济深

13、1992年3月26日出版的《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位置的一篇通讯报道的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与其内容最为相符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历史性转折

B.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C.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4、《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5、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史实陈述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下列哪一项属于史实陈述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C.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中国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如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实施的150项重点项目的比例统计。这表明当时我国(     

A.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

B.轻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1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 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产物

B. 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 三大改造的延续

 

19、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 )

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 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

20、赵登禹、葛先才等将士的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抗战精神

D.坚定理想,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___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党的好干部”_______

 

2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________

 

23、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_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__________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______________是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4)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家统治权实际上掌握在____________ 手上。

(5)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____,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加深。

25、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_______,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指挥下,取得_______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6、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_________”

28、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9、1895年春,________等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称之为“____”。

30、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许多“第一”。

(1)孙中山创立的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_________》是中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的哪一原则后来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2、阅读下列材料:

……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意思是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这是何人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2)他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归纳他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4)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33、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几条并行前行、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

(1)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还是错误?为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对当时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近代化探索中唯一涉及农民关心的土地制度的一次探索是哪一次?在其革命纲领中提到的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是什么?后来阐发为什么?

(4)在近代化的探索中,有一场运动热烈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请列举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国家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3)20世纪末,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什么行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