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奕沂
2、1992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的新局面是( )
①建立企业员工工会组织 ②首次实行政企分开 ③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④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出现南京政府倾覆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在于,导致战争胜败的不只是双方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谁能得到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获得民众支持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
A.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B.主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D.采取运动战等战斗方式
4、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割占香港岛 D. 领事裁判权
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仅仅维持了八十三天就在四面楚歌中失败了,这说明了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朝统治的腐朽没落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革命党人实力强
6、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哪个不能入选剧本
A. 长征磨练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锻炼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
B. 红军强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C. 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后,直逼武昌城
D. 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7、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南京条约》中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改革开放中又是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的是:( )
A.深圳
B.厦门
C.珠海
D.上海
9、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经历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一战役?(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B.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1、下面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汉阳铁厂
12、“清朝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全国激起了变法的声音,终于在1898年进行了一次变法,我们书上讲,由于慈禧的阻挠导致这次变法的失败,那么假如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不进行阻挠的话。戊戍变法可以成功吗?”根据历史知识,以下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改革变法的措施推行不当 B.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依靠没实权的光绪帝 D.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1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
A.重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轻工业
14、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传播西方先进制度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1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
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②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③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③
16、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战争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康有为
B.李烈钧
C.蔡锷
D.唐继尧
17、有学者说:“在当时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素丹和国王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这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下列分析不能从上述材料直接获取的是( )
A.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状况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
C.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D.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19、每年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这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 武昌起义胜利
B. 长征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解放战争胜利
20、以下图片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兴中会的成立
B.同盟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1、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2、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3、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______和________
24、戊戌政变时,甘愿为变法牺牲的维新派人士是________
2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和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 ______ 。
(2)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______ 。
(3)发表《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的政治家—— ______ 。
(4)创办《新青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一 ______ 。
27、______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______ 。
28、变法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_____》,强调“变亦变,不变亦变”,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9、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30、【砥砺前行·实现梦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格局?说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战役,各举一例。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2点)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33、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3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一个什么主题?
(2)第二幅图片的目的和意义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