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内容有
①继续采用八股取士制度
②设军机处,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大兴文字狱
④收缴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成为这一时期最大冤案的事件是
A.制造“刘少奇案” B.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
C.九一三事件 D.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3、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
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
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4、下图诗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③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④五代十国时期统一仍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抒发了还我河山、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想“直抵黄龙”的是谁
A.陆游 B.辛弃疾 C.岳飞 D.韩世忠
7、灭掉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局面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8、《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探讨中国人与食物之间关系的美食纪录片,以食物为窗口读懂中国,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中国人开始食用下列三组食物的先后顺序是:
①稻、粟、黍②核桃、葡萄、石榴③玉米、甘薯、马铃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9、下列哪些史实不是发生在宋金之间( )
A.澶渊之盟
B.东京保卫战
C.靖康之战
D.郾城大捷
10、历史兴趣小组要排演《安史之乱》的短剧,你认为剧目中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①安禄山
②隋炀帝
③唐高祖
④唐玄宗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11、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与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是订立之前
A.“澶渊之盟”
B.金灭南宋
C.金灭北宋
D.元朝的建立
1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当时“亦竞为之用”(意思被武则天提拔任用)的“英贤”有( )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
D.宋濂、郑和
13、《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最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解放战争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5、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出消灭地方分裂势力和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双重特点。下列各项属于反抗侵略的是( )
A.武力统一台湾 B.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消灭大小和卓割据势力
16、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17、下列货币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钱币是
A.秦朝通行的圆形方孔半两钱
B.汉武帝铸造的五铢钱
C.唐代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D.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18、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间混战不已,同时又受到金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使得蒙古草原结束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19、“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出自我国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抵抗金军入侵,完成宋朝统一 B.统一蒙古各部
C.抗击倭寇入侵,加强明朝海防 D.收复台湾,完成清朝统一
20、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洛阳
B.洛阳、涿郡
C.涿郡、余杭
D.余杭、涿郡
21、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1279年,元军灭________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2、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宋高宗)登上皇位,史称南宋。
23、清朝康熙帝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雍正帝时,为处理西北军务,朝廷临时设立__________。
24、__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_________业兴起。
25、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制度。
(1)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_____。
(2)唐太宗为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而完善的制度_____。
(3)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_____。
27、填空题:唐朝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南宋商业发达,都城 ,繁荣程度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9、中国古代文化璀璨辉煌,呈现出流传方式多样性特点。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 案例 | 说明 |
诗词 |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北宋文学家(2)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9)综上所述,归纳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
戏曲 |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4)。 | |
绘画 | 唐朝画家(5)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
书法 |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 |
小说 | 曹雪芹的《(7)》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
地图 |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8)。 |
30、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殿试制度的创立者_____。
(2)《本草纲目》的作者_____。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_____。
(4)《水浒传》的作者_____。
(5)《桃花扇》的作者_____。
3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机构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名称及其完善的朝代。
材料二 北宋轻武有其社会历史原因,重文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宋初的当务之急,不在对外战争,而在整顿内政。要整顿内政,就必须一反五代武治的纷乱状态,实行文治、吏治。而要文治,必然要起用大量文人,这就渐渐形成了宋朝的“重文”。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归纳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治国政策?
材料三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 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的主要职能。元朝掌管全国军事事务和监察事务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 军机处是清王朝封建制度得到高度发展的历史产物。军机处是皇权的附庸,它是一个作用极大而没有独立性的特殊的政治机构。皇帝运用这一特殊的工具,推行和实现自己的旨意,达到强化专制主义的目的。
——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4)在材料四中提到的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立的机构? 依据材料四概括,军机处的设立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