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住湖南省长沙市的小红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说法错误的是( )
A.湖南,人杰地灵,是“鱼米之乡”
B.湖南简称“湘”,来源于美丽的母亲河—湘江
C.长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大多数农作物能一年两熟
2、小聪在校门口看见一辆汽车的车牌号是“赣A—BH880”,请说出这辆车来自( )
A. 河南省 B. 江西省 C. 贵州省 D. 陕西省
3、有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预言右图中地中海、红海、喜马拉雅山脉未来的发展。其中错误的是( )
A.地中海在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运动影响下不断地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
B.红海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影响下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
C.地中海在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运动影响下不断地扩大,几千万年后将会新的大洋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未来仍将不断地抬升
4、日本火山地震多的原因是由于地处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
A.地中海-喜马拉雅 B.环太平洋
C.环大西洋 D.东非大裂谷
5、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中央的7161亿元“三农”投入大部分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下列粮食主产区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A. 松嫩平原 B. 成都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鄱阳湖平原
6、泼水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A.傣族 B.藏族 C.回族 D.汉族
7、下列阴影部分表示西藏自治区的是:
A. B.
C.
D.
8、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
A.泰国 B.越南 C.缅甸 D.柬埔寨
9、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B.出行时,乘坐公共交通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10、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普查1次/10年
B.202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C.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D.每年净增人口数量相同
【2】人口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促进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C.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D.准确判断未来人口形势
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B.西南、华北、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D.东南、西北、华北地区
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非洲的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塔尔沙漠 C. 撒哈拉沙漠 D. 卡拉库姆沙
13、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市是( )
A. 青海省、云南省 B. 四川省、湖北省 C. 青海省、四川省 D. 云南省、湖北省
14、我国南北耕作制度和种植品种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作习惯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15、王京给外婆发新年贺卡,地址为:“山东省费县上冶镇……”,请问其中的费县指的我国行政区划的哪一级( )
A. 省级 B. 县级 C. 乡级 D. 没有级别
16、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海南岛-渤海、琼州海峡
B.台湾岛--渤海、琼州海峡
C.钓鱼岛--北海、渤海
D.崇明岛--黄海、东海
17、2020 年 11 月 24 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 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 主要条件是( )
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18、读坎儿井图,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地下输水方式之一,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之所以在地下输水,是为了________( )
A. 河流水 利于灌溉
B. 海洋水 利用地势自流
C. 冰雪融水 减少蒸发
D. 大气降水 节约成本
19、下图所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
A.傣族的泼水节 B.彝族的火把节
C.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D.壮族的歌圩节
20、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1、比较我国地形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①中温带②暖温带③亚热带
④干旱区⑤半湿润区⑥湿润区
地形区
| 温度带
| 干湿区
|
东南丘陵
|
|
|
华北平原
|
|
|
准格尔盆地
|
|
|
22、我国少数民族有________个,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
23、我国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 .
24、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 ,夏季南北普遍 .
25、山脉构成我国的地形的骨架,横断山西侧是__高原,东侧是__盆地和_ 高原。
26、读“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七大洲中,_______洲(写数字)跨经度最广;四大洋中,_______洋(写字母)纬度最高
(4)⑥⑦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②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2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 沿海向________ 内陆递减,根据________ 量与________ 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________ 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和________ 地区。
28、南方农作物的熟制___________和北方农作物的熟制___________.
29、(题文)经过北京境内的河流受地势影响,均由________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30、亚欧大陆内部,主要属___________气候,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__________。
31、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___ C________。
(2)A与B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________ mm 年等降水量线,B与C的分界线 大致相当于_________mm 年等降水量线。
(3)受图中的①②两种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从空间上看,我国降水分布的 总趋势是从 ______________递减。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地区是从①_____(山脉)到②_____(山脉),经A____省的西部、四川、B省___(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一、二、三)级阶梯。
(3)图中③是____高原,____(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____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____。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33、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南方、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河流处于丰水期;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1)从材料一可知,我国南方、北方水土资源匹配 (填“合理”或“不合理”),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 工程。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
(3)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 )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
B.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一水多用
3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材料二 下图黄土高原位置和水土流失模拟试验图。
(1)结合上图信息,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_____。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
(3)图中R河自西向东流,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4)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如下面图中表示黄土樑地貌的是_____(填序号)。
(5)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上右图中实验模拟的是_____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该因素可采取的对应措施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6)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____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7)黄土高原文化积淀厚重,请你试举一例_____。
35、读下面“长江略图”和“黄河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左图看长江上游像一个巨大的“V”字;那么从右图看黄河像一个巨大的“”字.
【2】左图中位于_______以上的河段是长江上游,该河段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资源。
E代表_______水利枢纽。右图中位于_______以上的河段是黄河上游,流经③是_______平原。
【3】长江中游流经有“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容易形成灾害,因此要重点治理。黄河中游流经右图中的甲_______高原,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因此要开展_______综合治理。
【4】长江下游流经江苏省和左图中的C_______市,最后注入_______海。
黄河下游流经右图中的④_______省,最后注入渤海;
【5】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