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城市中属于直辖市的是( )
A.北京市、武汉市
B.上海市、南京市
C.天津市、重庆市
D.重庆市、兰州市
2、下列用来描述东北三省的词语是( )
A.天府之国
B.黄土广泛
C.鱼米之乡
D.林海雪原
3、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D.北方多,南方少
【2】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3】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光照条件
4、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
A. 内蒙古高原—林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
C. 大兴安岭—草地 D. 四川盆地—林地
5、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A.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B.海南的海口
C.台湾的火烧寮
D.广东省的广州
6、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7、根据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下列省区中降水最多的是( )
A.甘肃省
B.海南省
C.湖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下列关于我国河流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内河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B.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C.长江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D.河流的流域由干流和注入干流的所有支流组成
9、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云南、广西、上海、江西 B. 四川、云南、贵州、陕西
C. 湖北、贵州、河南、山西 D. 甘肃、宁夏、山东、山西
10、我国煤炭与石油主要分布在( )
A.北方
B.南方
C.西部
D.东部
11、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建设用地的是( )
A.耕地
B.园地
C.水利设施用地
D.牧草地
12、下图中,属于温带水果的是( )
A.
B.
C.
D.
13、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很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反映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A.热带气候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D.气候类型单一
【2】关于图示区域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宝地,林地稀少
B.沙漠广布,绿洲众多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高原明珠,草原辽阔
1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节日、文化习俗配对正确的是( )
A. 朝鲜族──长笛舞 B. 藏族──荡秋千
C. 蒙古族──长鼓舞 D. 傣族──泼水节
15、读下图,完成小题。
【1】图中支流E是( )
A.洪河
B.湟水
C.渭河
D.汾河
【2】大量泥沙进入黄河的区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6、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山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B.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农业基地
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以上的地区
D.我们日照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17、西北地区主要地貌特征是( )
A.大草原、大荒漠
B.大高原、大盆地
C.大山脉、大平原
D.丘陵、山地
18、某季节,从吉林长春一路向南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乘务员依次更换服装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气候( )
A.夏季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干湿差异显著
D.降水年际变化大
19、四大高原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0、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
①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亚热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③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我国1月0°C等温线 ⑤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
22、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23、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________,最南端在________。
24、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25、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为 。
26、读“我国省级行政区空白图”,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及主要分布省区:
A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B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C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D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E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27、我国的工业部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28、我国少数民族有________个,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
29、西北地区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
30、我国地势分布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呈 ________状分布,其中第三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31、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熟。
(3)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河”。
32、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和所给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减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资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 土地面积 | 人口 | 国民生产总值 | 水资源 |
约占全国比例(%) | 5.4 | 17.5 | 26.2 | 3.54 |
[资料三]环渤海经济圈和矿产资源示意图
(1)写出资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山脉,B____油田,C____海,D____省
(2)分析资料三可知,北京的地势特点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资料一、二分析其水资源缺乏的人文原因是什么?____(至少两点)。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该中心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至少两点)。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的方向与途经地点示意图”(下图)。
(1)①省区的简称是____,行政中心是____。
(2)《边疆行》所途经的9个省区中,唯一没有经过的自治区是____(填全称),该省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是____(填字母)。
A.开斋节B.泼水节C.那达慕大会D.雪顿节
(3)边疆行的终点辽宁省濒临的海域是渤海和____,与辽宁省陆地相邻的国家是____。
34、为期三年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于2020年6月30日全面完成,并开始运营。图1为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图,图2为“三区三州”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文资料,完成结构图。
(2)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转变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要的措施有_________。
①异地搬迁,恢复生态,改善民生
②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③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④升级电网,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促进“三区三州”的可持续发展,多部门联动对该地区进行资源整合,开发精品特色旅游线路,请将旅游特色的序号填到对应的旅游线路中。
旅游线路 | 旅游特色 |
丝路文化经典线 |
|
边境极限探险线 |
|
茶马古道寻踪线 |
|
香格里拉乐土线 |
|
①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②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③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④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3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逐级提水示意图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A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____和____地区。
(3)中线方案从汉江上游及汉江上的____水库,向北经郑州、D____ (省会),直达京津。
(4)东线工程在____省穿过黄河。由材料二可看出能自流调水的范围是____。
(5)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示意图,分析东线工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各写一点即可)。有利条件:____。不利条件: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