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山脉中,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
A. 南岭 B. 武夷山脉 C. 台湾山脉 D. 横断山脉
2、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是()
A.开发地下水、冰川 B.海水淡化
C.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导致长江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
①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上下游和南北支流往往同时涨水 ②中游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③围湖造田,圩垸众多 ④水利枢纽建设过多,水上航运密度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我国的最北端位于
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
C.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上
D.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5、通常作为日本象征的“圣山”和国花的是( )
A. 富士山、樱花 B. 金刚山、金达莱
C. 白头山、牡丹 D. 太白山、荷花
6、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简图,回答地形⑤为( )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平原
7、“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太平洋
B.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C. 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
D.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8、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有56个少数民族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南
D.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9、泰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泰州主导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0、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广州选择航空运输
B.六十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南京选择空运
C.九十万吨煤炭从秦皇岛到上海选择海运
D.五十万吨钢材从重庆运往昆明选择公路运输
11、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三山夹两盆”这一地势特点的地形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具有“塞外江南”的美称
C.在我国主要的山脉地形中,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最西侧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巫山山脉既是我国二、三级阶梯的界山,又是地形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界山,还是渝和鄂两省市的界山
12、江西庐山海拔1700米的地方比山脚海拔200米的地方气温( )
A.高11.4℃
B.低11.4℃
C.低9℃
D.高9℃
13、以下工艺类别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是( )
A.汽车制造业 B.煤炭工业 C.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D.纺织工业
14、下列关于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坡陡谷深
B. 丘陵,平均海拔在 500 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
C. 高原,海拔在 500 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
D. 盆地,中间高、四周低
15、目前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A.香港和澳门 B.台湾和香港 C.台湾和澳门 D.香港和深圳
16、泥石流多出现在( ):
A. 地势平坦的平原 B. 植被覆盖好的高原
C. 坡陡雨多的山地 D. 气候干燥的沙漠
17、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下列关于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18、根据世界1月平均气温、世界7月平均气温及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月份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7月份时南半球是( )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有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B.在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高,夏季比海洋低
C.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
19、下列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哪一个人说的是真的? ( )
A.朝鲜族同胞说:“我们家乡的泼水节可热闹了。”
B.壮族兄弟说:“我们这里的骆驼都不用干活了,陪游客照相去了。”
C.藏族阿妈说:“菠萝是我们这里的特产,来了一定要尝一尝。”
D.蒙古族大爷说:“欢迎你们夏季来大草原参加热闹的那达慕节!”
20、十堰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____,东至____。
22、某一山地,山麓B处的气温为15℃,山顶A处气温为-30℃,那么B和A的垂直高差是 米。
23、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4、中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的边远山区.
25、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_____气候,冬寒夏_____,年温差_____,日温差_____。
26、在我国华北平原一般容易发生______旱,伏旱一般发生在________地区。
27、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
(3)据统计2014年末,青岛市常驻人口超过900万,其中登记流动人口超过200万,居全省首位。流动人口给青岛市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28、1.当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形差异大
29、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___________沿海和__________沿岸两大工业地带。
30、我国气候分布图。
A__B__C__D__ E__.
3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图13示意《中国国家地理》寻访中国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记者沿A线于1月2日从广州出发,1月23日到达了我国最北的县城—— 省 县,该县与 国相邻;当记者到达齐齐哈尔时,发现该地与广州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导致两地景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A、B、C、D四条寻访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线,沿途全部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线,途经地区多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是 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辽阔的草原、沟壑纵横的高原、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热带海岛风光的是 线。
(3)读图描述我国主要城市分布的特点: 。
3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1)三江源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____源区的总称。
(2)读图丙,青藏地区河流径流量较大的季节是____季,原因是____。
(3)青藏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青藏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共同繁荣,该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____。(至少2条)
33、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经历了“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巨变后,随之而来的后果则是湿地面积锐减.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国家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试点,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材料三:黑龙江省略图
(1)材料一,为了恢复生态环境,齐齐哈尔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临省(区)①的地形以_________为主。
(2)材料二中所指的重要商品粮基地②是________平原。
(3)黑龙江省航运最繁忙的河流③是 。
(4)④山脉中有“林都”之称的城市是 。
3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由春分到芒种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南、北)移动,我国气温逐渐________(升高、降低)。
(2)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的________(自转、公转)造成的;由秋分到冬至,地球运动的时间大概是________个月,期间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________(长、短)。
35、2023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城市用地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的耕地危机日益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0.2公顷降至目前的0.09公顷,耕地总面积已经逼近国家规定的18亿亩(即1.2亿公顷)红线。
材料二:图1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图2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
(1)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各类土地类型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其中①以____(水田/旱地)为主,②主要分布在8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其主要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____区。
(2)图1中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为____,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____和丘陵。
(3)我国土地类型齐全,由图2可以看出可利用土地中的____比重最大,适宜发展畜牧业。
(4)土地资源属于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