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辽源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智慧人生,品味舍得”,今天的沱牌舍得不仅以酒质的醇美,更以“智慧”的“舍”“得”文化享誉海内外。追寻历史最能捕捉到这一文化精神影子的是

A.百家争鸣 B.宋夏和议 C.魏征直谏 D.元设行省

2、《步辇图》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太宗会见吐番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黄巢起义

C.郑和下西洋

D.岳飞抗金

3、“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首诗词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郑成功、戚继光 B.郑成功、鉴真

C.玄奘、戚继光 D.戚继光、司马光

4、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

5、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出现

B.早市、夜市和草市的出现

C.热闹的瓦子

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6、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A.隋、十国

B.东汉、三国

C.隋、元

D.三国、五代

7、据《蒙古秘史》记载: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改变这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  )

①打击敌对官僚贵族②重用人才③减轻人民负担

④发展经济⑤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⑥完善三省六部制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④

9、“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A.赵匡胤

B.苻坚

C.李世民

D.刘备

10、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昆明地区属于“云南行省”,这一朝代是指(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11、以下关于“安史之乱”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B.“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

D.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A. 大相国寺

B. 王府井大街

C. 朱雀大街

D. 长安街

13、“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垂老别》一诗描绘的惨状是因为造成的

A.安史之乱 B.八王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14、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北宋,在都城汴京(今开封),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市民听说书人讲岳飞郾城大捷的故事

B.寇准在朝廷上力主抗辽

C.商人交税以充“岁币”

D.中进士的读书人进入“士”阶层

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列有关宋朝时期的形势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6、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以下不属于“四书”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诗经》

17、坐落于承德的著名的“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乾隆时期,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特色。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这说明“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当时

A.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 B.强化了明朝君权

C.维护了民族团结 D.抵御了侵略

18、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

A. 鉴真东渡 B. 戚继光抗倭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张骞出使西域

19、唐太宗曾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体现出的治国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依法治国

C.以民为本

D.重用人才

20、“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指(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

 

22、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_____垄断,选官看重____,不太注重才能。

23、明代中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________

25、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6、_______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27、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从______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8、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29、写出与下列史实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________

(2)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主编﹣﹣________

(3)建立蒙古政权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英雄﹣﹣________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

 

30、我国古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作者或代表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农政全书》

《红楼梦》

沈括

《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为中外友好交往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不远万里,六次东渡日本________

(2)西游天竺,求取真经________

(3)隋唐最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4)史学两司马指的________________

(5)宋朝豪放派词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四年,皇帝想重修乾元殿。大臣张玄素劝谏皇帝说:“现在这样大兴土木(指的是修建乾元殿),跟隋朝有何两样?……现在刚统一不久,国家元气尚未恢复,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接着又大兴徭役赋税,这是在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呀!”……上叹曰:“吾思之不熟(我考虑不全),乃至于是(以至于这样)。”于是罢役(放弃重修乾元殿)。

——辑录、《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太宗最终罢修乾元殿(不再重修乾元殿)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你学过的知识指出,唐太宗还有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或政策?

材料二  贞观八年,中年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言道:“修筑洛阳宫殿,劳顿百姓;收地租,加重数额;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啊!”上(皇帝)勃然大怒,对房玄龄等人的说:“德参(中年县丞)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发,这样才顺他的心思吗!皇帝想要治他诽谤罪。……过了几天,魏徵上奏说:“陛下近来不喜欢直言强谏,即使勉强包容,也不如过去那么豁达了。”

——摘自《资治通鉴》卷194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在纳谏上有何变化?你认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摘自《贞观政要》

(3)与材料一相比,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看待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

(4)从唐太宗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或教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