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北方地区的饮食的差别在于( )
A.南方人喜欢吃西餐,北方人喜欢吃中餐
B.南方人喜欢吃面,北方人喜欢吃米饭
C.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
D.南方人喜欢吃中餐,北方人喜欢吃西餐
2、下列说法不能作为黄土高原“风成说”证据的是( )
A.黄土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
B.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
D.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基岩成分是不一样的
3、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
B.西北
C.华北
D.华南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很多山脉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中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分布大致与下列哪个山脉分布相吻合( )
A.甲山脉
B.乙山脉
C.丙山脉
D.丁山脉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图中哪个高原的景象( )
A.①高原
B.②高原
C.③高原
D.④高原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有( )
①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②利于基础设施建设③可提供大量的矿产资源④可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有“黑土地”之称的是(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6、你外地的朋友来湘西旅游,下列哪个景区不是你推荐的当地景区( )
A. 德夯风景区 B. 凤凰古城 C. 桃花源风景区 D. 浙江芙蓉镇
7、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错误的是( )
A.泼水节-一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一一蒙古族
C.开斋节一一回族
D.端午节赛龙舟一--汉族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
B.南方地区
C.东北、西北和西南部
D.西部地区
8、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
B.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C.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近50°
D.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9、我国领海宽度是 ( )
A. 12海里 B. 120海里 C. 24海里 D. 240海里
10、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D.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11、建国至今我国已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图为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可知,我国( )
A.人口总数持续快速增长
B.2010年0—14岁人口数量为8.5亿
C.0—14岁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
D.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12、海南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坐标为20°N,40°E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位于热带、中纬度范围
B.②点位于北半球、北温带,季节变化明显
C.③点位于东半球,一年中无阳光直射现象
D.④点位于①点的正北方向
【3】同一天内④点比③点更早迎来日出,下列与该现象原因相同的是( )
A.四季交替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极昼极夜
14、2021年5月11日,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下为我国“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1年后,我国净增人口数量大致( )
A.持续增加
B.先减少再增加
C.持续减少
D.先增加再减少
【2】我国先后四次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 )
A.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B.调节男性与女性比例失调
C.均衡城市与农村贫富差距
D.缓解东部与西部人口不均
15、与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西部的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B.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C.人才和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16、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 —晾晒衣服 B.
—户外运动
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
17、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古老动物
B.南非丰富的金矿
C.农村生产出的沼气
D.西双版纳的森林
1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在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华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柴达木盆地
【2】图中地形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雪山连绵
B.②—沟壑纵横
C.③—地形崎岖
D.④—紫色盆地
19、下列地区与其传统住房、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 )
A.内蒙古高原一蒙古包一赛马
B.黄土高原一窑洞一吃面食
C.华北平原一陡屋顶砖瓦房一赛龙舟
D.西双版纳—竹楼一泼水节
20、“冬冷夏热,气候干燥”是下列哪一种气候类型的突出特点:
A. 热带季风气候 B. 高原山地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1、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的是________ 科学园区.
22、________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23、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地区.
24、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______、_______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的三大平原。
25、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西部广大地区,主要发展的是 畜牧业。
26、我国东部地区为________气候区,西北分布着温带________性气候。
27、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 、 、 。
28、从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地处 洲的东部, 洋的西岸。
29、读亚洲气候图,写出以下问题气候类型对应的字母。
(1)热带沙漠气候( )
(2)亚热带季风气候( )
(3)地中海气候( )
(4)高原高山气候( )
30、香港和澳门濒临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与香港、澳门相邻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
31、图为我国冬夏季风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位于____大陆的东部,____洋的西岸。
(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不同:盛行风向方面,冬季风为____,夏季风为____。影响范围方面,冬季风影响除了____(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外,南岭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夏季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地区。
(3)冬季风影响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夏季风盛行时,气候特征是____。
(4)我国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体现在____,不利影响主要是____。
32、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分布特点的是( )
A.
B.
C.
D.
33、读地球五带及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大的是________,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少的是_________。
(2)写出图中温度带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D._________
(3)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温度带是________,四季分明的是_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名称)
(4)A温度带和B温度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C温度带和E温度带的分界线是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全面通水八周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点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水源保障。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南水”指的是____流域的水;“北调”指的是将水调到我国缺水的____地区和____地区。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____的河道进行输水。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位于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河流)向北方地区输水;从输水量比较,东线工程输水量____中线工程。(填“大于”或“小于”)
(4)南水北调工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选填“时间”或“空间”)
(5)图中①②③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5、《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于2016年10月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一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山脉:A____;河流:C____。
(2)A山脉西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
(3)B山脉南北两侧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4)“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____(地形区)。
(5)“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影响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因素有哪些?(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