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辽源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横穿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实现向西安正式输水。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资源调配主题】

【1】引汉济渭工程穿过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A为(     

A.秦岭

B.太行山脉

C.横断山脉

D.昆仑山脉

【2】引汉济渭工程主要为了缓解(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B.渭河流域的用水紧张问题

C.汉江沿线水污染问题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

【3】暑假沿着引汉济渭工程行走,沿途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A.汉江沿岸椰树满园

B.云贵高原稻香四溢

C.四川盆地瓜果飘香

D.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2、关于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山环抱,多地形雨,森林草原广布

B.油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C.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气候干旱

D.深居内陆,高山环抱,降水稀少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我们描述了大江大河东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淘尽了杰出的人物。那么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   )

A. 广东省   B. 青海省   C. 湖北省   D. 黑龙江省

4、北京属于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5、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6个民族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孔雀舞是朝鲜族同胞喜爱的体育运动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6、关于我国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南起云南腾冲,北至黑龙江漠河

B.人口地理分界线东侧人口稠密,西侧人口稀疏

C.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经济和交通

D.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分布均匀

7、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影响人类生存。图为1980—202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0—202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     

A.持续上升

B.波动上升

C.持续下降

D.波动下降

【2】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我们应当(     

A.最大限度开采海洋资源

B.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C.全面禁止海洋旅游开发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3】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①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②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③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④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乘轮船从重庆出发到上海,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

A.重庆﹣九江﹣南京﹣上海   B.宜昌﹣武汉﹣南京﹣上海

C.重庆﹣武汉﹣湖口﹣南京   D.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9、成语“秦晋之好”涉及的两个省区是指:

A. 山西省和甘肃省   B. 陕西省和山西省

C. 四川省和甘肃省   D. 贵州省和云南省

 

10、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A.

B.

C.

D.

11、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古迹,下列世界遗产不在北京的是 (        )

A. 八达岭长城   B. 颐和园   C. 天坛   D. 布达拉宫

 

12、下列对长江描述错误的是( )

A.小浪底水利枢纽

B.因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C.长江三峡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D.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

13、山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A.崩塌、地震、泥石流

B.台风、滑坡、泥石流

C.地震、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

 

14、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C. 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D.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

 

15、四大高原与各自的地形特征相匹配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B.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16、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

A.台、桂、粤、云 B.台、粤、桂、云

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

17、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A. 新能源   B. 钢铁工业   C. 新树料   D. 生物技术类产业

18、按亚洲地理区域划分,中国属于

A. 东亚   B. 南亚   C. 西亚   D. 北亚

 

19、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B. 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C. 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D. 主要植被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稀疏

B.人口数量世界第三

C.各民族中,壮族的人数最多

D. 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雅鲁藏布江四条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____

22、读下图,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并写出所在省区的简称

A是____(山脉和省区简称),它的北侧是____(盆地)。C是____(山脉和西侧省区简称),它的东侧是____(平原和所在省区简称)。H是____(山脉和东侧所在省区简称)。

23、根据所学,完成表格。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北方

 

 

 

 

南方

 

 

 

 

 

24、从五带划分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在________ 带,南部小部分在________ 带,没有  ________带。领土的最北端在________  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处;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 ________ ;最西端在新疆的________ 上;最东端在黑龙江与________ 主航道汇合处。

25、气候与能源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气候资源,如中国西北及沿海诸省,风力资源丰富,可进行风电资源开发。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这些气候资源不但可以再生,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6、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______运输、______运输。

27、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地形.

28、200510月,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改写了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没有铁路的历史

A. 青海 B. 四川 C. 新疆 D. 西藏

29、青藏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0、根据     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北京市应属于     带。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我国部分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我国四大主要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_(填代号),其核心城市是_______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上,从海陆位置看,都在_______地区,便于原材料和商品的进出口贸易。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地带,河流两岸工业中心众多是因为河流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是____,该山脉是____走向;山脉③是____,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2)河流④是____,其干流大致呈“几”字形。

(3)地形区⑥是____,是我国夏季气温最____的地区,原因是____

(4)山脉⑦位于地势第几阶梯_____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

(5)C是____海,它和____是我国的两个内海。

33、内江某中学设计图中路线,利用寒暑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读“美丽中国之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从B地出发,当地树木郁郁葱葱,一路向北达到哈尔滨时千里冰封。据此,判断此次研学活动最有可能在_____月(填1月或7月)。

(2)“穿过茫茫林海,见到辽阔草原,正遇那达慕大会,往西正如王维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参观航天基地,再往西北左手雪山右手盆地,葡萄挂满枝头”。研学队员描述的是图中_____路线(填序号);亲眼目睹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应选择_____路线(填序号)。

(3)读图,长江经济带包括以___________(城市)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上游产业带;图中A省的简称为__________

(4)图中拉萨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同学们遇到的当地居民大多是_________(少数民族)。

34、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__带。

3)海陆位置: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位于______的东部,______的西岸。

4)如果我国海陆位置与蒙古一样,那么和现在相比,将会有哪些变化(至少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路线。读图,回答问题。

(1)路线①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平原,这里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

(2)小华同学沿路线③西行发现,此时上海的气温比同纬度青藏高原上的气温____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________

(3)若按路线④游览,下列景象可能为途中看到的是(     )。

A.银装素裹的大地

B.茫茫的沙漠

C.金灿灿的稻田

D.蜿蜒的长城

(4)有关我国气候特征所带来的影响,叙述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动植物资源种类单一

B.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D.我国所有河流均适合航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