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近年来我国每年约增加人口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数大
C.大量国外人口入迁 D.人口死亡率高
3、“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黄河各河段有不同“薄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凌汛”—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4、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5、西气东输”线路二线工程是指( )
A. 克拉玛依—上海 B. 大庆—上海 C. 霍尔果斯—广州 D. 轮南—上海
6、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A.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对外交流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寒带,没有热带
C.位于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显著
D.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7、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区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关于如图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②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③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④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相邻
9、在我国,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珠江
1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上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横断山脉
B.太行山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
11、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不包括
( )
A.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研究和教育人才密集
B.经过30多年的创业积累,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C.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
D.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12、地表崎岖,被形容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3、关于下图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
14、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 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柑橘又大获丰收”
B. 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C. 满族同胞说:“我们这有许多好吃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
D. 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15、下列关于美国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B. 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C. 美国本土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D. 五大湖中,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
16、歌词“蓝篮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所描述地区的典型特征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17、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 )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洗菜用的水用于浇花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18、在新邵某中学举行的“地理知识竞赛”中,关于我国领土,小明说出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领土最西端在西藏的帕米尔高原
C.我国陆地领土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D.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9、(题文)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做法是( )
A. 填湖造林 B. 加强毁林开荒
C. 植树造林 D. 大量抽取地下水
20、“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描述的是
A. 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21、极地探索 拥抱地球 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下图为南极科考大事记和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⑩_______⑪_______
22、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 、洛阳、开封是著名的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__________平方千米。
(2)根据图中数码所在位置,填写地理名称:①__________(行政中心)、③__________海。
(3)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四个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填简称):台、__________、桂、云(滇)。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界线以__________为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24、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 ;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黄海相望的是______。
25、_______高原号称为“世界屋脊”,被称为“天府之国”是________盆地。
26、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常见的特殊天气是________。
27、这里,有一望无际的黄土,有令人生畏的风沙;这里,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这里,就是黄土高原。根据图文资料,完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思维框图。
①____;②长城;③太行山;④秦岭;⑤千沟万壑;⑥____;⑦____;⑧暴雨;⑨____;⑩过快;⑪____;⑫水土流失;⑬植树种草。
28、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的是B省。 ( )
29、在地球的“五带”中,我国位于____带和___ 带。
30、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
31、读“中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根据地形地势特点,修建难度最大的是________线;根据降水分布特征,可输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线。
(2)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A________(运河)输送,该线路沿途地区自古是富庶的农业区,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
(3)中线工程从B________水库引水,该水库位于长江最大的支流C________。中线工程沿线开挖渠道,受地势影响,总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和天津等地区。
(4)图中D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洪涝灾害频繁,请分析多洪涝的自然原因。________
(5)图中E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农业发达,该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________
3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上看北京属于____(沿海、内陆)城市,图中的海域①是____,图中的甲是____省,乙是____省。
(2)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其中铁路干线A是____。
(3)北京有着许多著名学府及国家体育馆、博物馆等,这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____。
3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该种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2)C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及西南部的山区。
(3)D分布在西部、北部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该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4)中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占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占的土地比重大。因此,________是中国在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
3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李克强总理访问世界金融中心瑞士及老牌工业强国德国。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发表演说,重申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向世界表达正义之声。
(1)钓鱼岛位于我国第一大岛____岛的东北部,分布在____海。
(2)我国隔G____海与①____(国家)相望;②是我国陆上邻国____。
(3)③是我国东南侨乡____省,简称是____,该省隔____海峡与祖国宝岛---台湾相望。
(4)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许多山脉是地形区的分界线。山脉A北侧的地形区是____,南侧是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内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____沙漠;山脉E是____,其东侧是有“黑土地”之称的____平原,山脉A大致呈____走向。
(5)C是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族,D是我国领土最北端的省级行政单位,它的行政中心是____。
(6)H是____山脉,它位于③省和____省的交界处。
35、根据“长江水系图”和“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是长江的发源地____,②是长江注入海洋____。城市③是____,是长江____游和____游分界点,④是长江支流____。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____河段,原因是____。甲---乙是____铁路线,起讫点从____到____,途径郑州市,是我国____省的省会(填简称)。
(2)图二“黄河水系图”中A城市所在的是____省,B城市是黄河中游和下游分界点____,C是黄河注入的____海。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有____(填序号),凌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____的影响。根据图片二可以看出,黄河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变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
(3)比较长江和黄河在水文特征上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