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B. 我国实行国家、省、县、乡四级行政区划
C.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D.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每年年底,随着网购热情的高涨,快递包裹需大量的纸盒、纸箱,随意丢弃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环境卫生。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数据表(世界平均=100%),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种类 | 水 | 林地 | 耕地 | 天然气 | 石油 |
中国人均/世界平均 | 25% | 20% | 33% | 6.5% | 6.1% |
【1】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表中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②表中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③我国不需要进口石油和天然气④针对水资源的现状,我国应提倡节约用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快递包裹用的纸盒、纸箱主要米自( )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耕地资源
D.森林资源
【3】网购之后,包裹快递公司业务员上门投递,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4】大家应将使用过的纸盒、纸箱投放至( )
A.厨余垃圾
B.有害垃圾
C.可回收垃圾
D.其他垃圾
3、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终年炎热干燥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3】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4、小丽说她爬过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在这座山脉的北坡到处生长着苹果,一幅暖温带的景象;在南坡却生长着大量柑橘,一幅亚热带的景象。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这座山脉应该是( )
A.小丽在说谎 B.这是真的,昆仑山脉
C.这是真的,南岭 D.这是真的,秦岭
5、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在上游峡谷建水电站 B.在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打坝於地 D.培修加固黄河大堤
7、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举办,我国再次成为全球目光聚集的中心。下面对我国地理概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B. 领土最南端在海南省,最北端在黑龙江省
C.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D. 南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邻
8、国家统计局与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9、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似川
10、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0月7日证实,当地时间10月2日,该国“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SSN 22)在潜航时与不明物体相撞,造成艇上十多名水手受伤。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的卫星图研判,美军核潜艇发生事故的位置极有可能在西沙附近海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该潜艇出事地点位于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B.②﹣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④﹣华北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12、下列省区中与俄罗斯相邻的有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江苏省 D.西藏自治区
13、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大笼粄”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选用糯米、冰片糖、水、香蕉叶为主要材料,它是客家人不管走多远都会想念的家乡味道。如果你想去当地品尝,你可以去( )
A.广东省
B.黑龙江省
C.西藏自治区
D.山东省
14、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能够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下图的四幅图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城市位于我国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西安
16、读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①水稻、②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B.①小麦、②水稻、③油菜、④棉花
C.①油菜、②棉花、③水稻、④小麦
D.①油菜、②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17、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B.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气候湿润
D.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热冬温,夏季降雨较多
【2】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地中海沿岸
C.亚欧大陆东岸
D.非洲北部
18、下列对我国疆域“四至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北——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B.最南——海南岛
C.最东——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最西——帕米尔高原
19、读河南省部分地区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数(万人)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郑州市 | 7567 | 1260 | 12.84 |
开封市 | 6239 | 482 | 19.29 |
洛阳市 | 15230 | 706 | 18.31 |
南阳市 | 26511 | 971 | 18.79 |
注: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为人口老龄化。 |
【1】河南省的简称是( )
A.皖
B.湘
C.豫
D.鲁
【2】表格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
A.郑州市
B.开封市
C.洛阳市
D.南阳市
【3】据表推测,河南省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增长快
D.外来人口多
20、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 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 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 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1、我国最大内流河的名称 。
22、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_端,分别位于______,与_______省相邻。
23、我国最大的盐场位于________海沿岸,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________海海域,我国四个相邻海洋中的________海为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最大的海域。
24、下图示意中国的疆域和主要山脉分布,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洲东部,____洋西岸,陆地面积约为____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____(评价地理位置)的国家。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⑥____海,⑦____海峡。
(3)图中数字代表的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____,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________。(均填数字代号)
(4)图中,E山脉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E代表山脉是____,这一分界线大致是1月____℃等温线和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5)吐鲁番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受____的影响,距海较远,以____气候为主,呈现____气候特点。
25、我国耕地面积1.22亿公顷,承受世界7%的耕地,却养活世界 __的人口。
2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 ,B ,C ,D 。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
27、为了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土继续大量流失,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国家继“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后,又实施了“________”工程建设。
28、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我国的 。
29、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______、价格______;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______,价格较高;航空运输速度_______,价格______。
30、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____________。
31、下图示意我国轮廓及重要山脉的走向,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高原,D____盆地,E____盆地,G____丘陵。
(2)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由南向北依次是____山脉-____山脉-____山脉。
(3)今年,我国大力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a、b两条河流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_)
A.流域面积增大B.水能蕴藏量增加C.泥沙含量减少D.净流量增加
3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1月份)B、C两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______℃,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是______。
(2)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A、B、C三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地。
(3)在A、B、C三地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__地,该类气候夏季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1)长江上游地区宜重点开发的清洁能源是____。将该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长江下游地区的工程是____。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原因是长江中下游____。
(3)据图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
(5)结合《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邮票展示内容,列举一例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的产业____。
34、读“我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图中黑河至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
(2)图中A处在哪个地形区?该地区的农业类型是什么?
(3)B所在省的省会是著名的历史古都,请说出B所在省的省会名称。
(4)图中C处的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反映该地区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35、下图是“我国山脉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中国地理差异课题研究,这是他们的研究成果,请你试着补充完整。
贝贝:山脉构成中国地形“骨架”,许多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甲山脉是_______,乙、丙山脉分别是_______ 、_______。
玲玲:①河和②河均发源于_______高原,被誉为“水能宝库”的是_______河(填序号),有“地上河”之称的是_______河(填序号),其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高原,治理“地上河”的关键是_______河段的水土保持。
明明:A地区与B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