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下列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土地、淡水、铁矿石
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铁、闪电、阳光
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2、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菲律宾
B.日本
C.韩国
D.朝鲜
3、下列河流汛期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珠江、长江、钱塘江
C.珠江、长江、黄河
D.长江、钱塘江、珠江
4、2023年5月发布的《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动海上风能资源集中连片开发利用,打造广东海上风电基地。下图为海上风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能源再生性质,与风能属于同类的能源是( )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2】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优势是( )
A.建设投资成本低
B.分布地区无限制
C.可持续稳定发电
D.节约了土地资源
【3】广东风电未来发展的趋势可能是( )
A.陆、海风电均衡发展
B.陆上风电比重逐渐增大
C.海上风电比重逐渐增大
D.海上风电分散发展
5、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 )
A.地震
B.台风
C.霜冻
D.干旱
6、我国下列省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云南、甘肃 B.福建、吉林
C.陕西、河南 D.四川、重庆
7、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健康码”、“行程码”等成为了数据互联互通的破冰之举,用大数据的方式为每位出行者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的健康证明。2021年新冠疫苗已经大量投放市场,为人们免费接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属于( )
A.加工制造业
B.服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装备制造业
【2】从北京运输一批新冠疫苗到海南,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水路运输
D.公路运输
【3】(承上)该运输方式( )
A.运输速度快、效率高
B.适宜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
C.运输费用低
D.路线四通八达,可以实现“门到门”服务
8、与我国山水相连的地区是( )
A. 东南亚 B. 南亚 C. 西亚 D. 中亚
9、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 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D. 干旱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10、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点附近河段中,水能丰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或地形区的名称,错误的是( )
A.A-太行山
B.B-阴山
C.C-华北平原
D.D-黄土高原
【3】图中D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石漠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旱涝频发
【4】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种植茶树果树②发展山区生态旅游③陡坡开辟梯田④毁林开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地的农作物熟制不同,导致熟制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 B.地形 C.热量 D.海陆位置
12、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是( )
A.辽 B.津 C.冀 D.宁
13、一件快递单上的地址写着“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乡塔冲村三组”,“三樟乡”属于下列哪一级行政区划( )
A.省级
B.市级
C.镇级
D.县级
14、下列城市既是省会又是港口的是 ( )
A. 济南 大连 B. 武汉 南京 C. 上海 厦门 D. 海口 昆明
15、近日,韩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呼吁取消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想知道韩国位置要查看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气候图 D. 世界人口图
1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 )
A.新 B.桂 C.藏 D.内蒙古
17、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大 B.山地少、平地少
C.后备耕地充足 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8、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哪种做法违背了这条原则 ( )
A.在山地陡坡上修筑梯田种植小麦
B.在南方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D.在城市近郊种植蔬菜花卉等满足市场需求
19、台湾省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 B.冶金工业 C.加工制造业 D.钢铁工业
20、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东北平原;
③b是秦岭,走向为东西走向;
④甲乙两省相邻,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1、综合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成都位于________地理区域。
22、自然特征
位置 | 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第一级阶梯,大体位于A____(山脉)以西,B____山脉——C____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
范围 | ____自治区、____省和____省西部 |
地形 |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素有“____"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独特的高寒气候 | 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____。由于海拔____,空气稀薄,日照____,太阳辐射强烈。 |
河湖 | 青藏高原是2.____、1.____、3.通天河、4.____、5.____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
资源 | 有丰富的____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
23、我国的陆地面积达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24、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写出下列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山脉名称
A ;B ;C ;D .
25、如果从成都坐火车到云南昆明,经过的铁路线为 线。
26、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 位。
27、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 线分布的特点。
28、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点是总量 ,人均 。
29、_____和______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30、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_________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市;我国共有个_________民族。
31、2021年2月5日-12日,家住北京的晓妍驱车前往A地,开始了“一路向南看差异”的魅力中国行。图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和景观图。
【一路向南一路暖】
(1)A地位位于____省,行政中心是____。
(2)2月5日,晓妍穿戴好羽绒服、围巾、帽子开始出发,第二日到达A地,发现当地人大多穿着薄外套。此时A地月平均气温大致为____℃,与北京的温差较____(大小),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真是一路向南一路暖。
【一路向南一路雨】
(3)北京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开车向南穿过了秦岭—淮河—线,该线与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相吻合。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到达A地,天早已是“斜风细雨”,可见,A地冬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真是一路向南一路雨。
【一路向南一路弯】
(4)北京位于____(地形区),高速公路又直又长;A地的公路弯曲且多隧道,因为这里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从高速公路下来,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路景深切感受到了“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
32、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注入_____海,呈巨大的“____”字形。
(2)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②渭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城市是___。
(3)下表为“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据此进行数据A:黄河流经_____(填地名)之后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此地之后位于___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B:黄河流经陕县以上河段平均输沙量逐渐_____,但是从陕县到利津却__________。原因:大量泥沙在下游________。
33、阅读世界部分海陆轮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洋的名称是____洋,B大洲的名称是____洲。
(2)根据经度判断,非洲位于____半球。
(3)图中②③两地,如果6月27日天气都晴朗,日出较早的是____地。
(4)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____。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被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捷径”,在国际航运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下图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示意图。
(1)比较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环境,完成表格。
| 归属国家 | 沟通的大洋 | 大洲分界 |
苏伊士运河 | ① | 大西洋和②洋 | 亚洲和④洲 |
巴拿马运河 | 巴拿马 | 大西洋和③洋 | 北美洲和⑤洲 |
(2)一艘满载的轮船,从波斯湾出发,经苏伊士运河驶向欧洲西部,所装载的货物最有可能的是 (单项选择)。
A.石油 B.大米 C.服装 D.钢铁
游记:乘邮轮沿运河游览,两岸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色优美。我们中途换乘印第安人的独木舟,上岸参观了原住民部落,品尝了炸鱼块和炸大蕉(原料:香蕉) 等传统食物。这里气候非常湿热, 原住民常年穿着轻薄,腰系短裙。
(3)上图为某游客的一篇游记,请你依据游记,判断该游客游历的是 运河,并根据游记中的原文,说明判断理由 ( 至少答出两点 )。
35、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洋的名称是_____洋,B大洲的名称是______洲。
(2)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
(3)B大洲所在大陆的凹进部分与C大洲所在大陆的凸出部分十分吻合,它们原来可能是一个整体。现代地理学认为,这两个大陆分属不同的板块,由于它们之间的_______运动而分离。
(4)①②③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冬至日时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