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条件是

A. 资源和能源 B. 交通运输 C. 劳动力数量 D. 知识和技术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图为我国径流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处于多水带的地形区(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根据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内蒙古高原应因地制宜发展(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3、神九升天、潜龙探海近年来我国不断在航天探测和深海下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类工业属于(  )

A.机械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钢铁工业

D.传统工业

4、“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人为因素

D.海陆因素

5、下列关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农业为采矿业提供原料   B.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 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都属于轻工业

6、《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节目紧扣时代主题,展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化中国。其中一个环节是“猜猜我在哪儿”。下面是四位嘉宾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这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依见牛羊”

我所在的地方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省会城市被称作“日光城”

凡有我老家简称的词都特别美,如“琼楼玉宇”、“琼枝玉叶”、“琼浆玉液”等

我这里有祖国第一大岛,一年中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1】四位嘉宾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2】关于四省区的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A.在甲省区可以穿越大兴安岭的“林海”

B.在乙所在的省区可以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景

C.北回归线穿越丙所在省区,其行政中心是昆明

D.在丁省区可以看到武夷山的竹林

7、我国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  )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C.战天斗地,深翻土地 D.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8、如图为中国疆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     

A.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最南端在赤道以南

C.与韩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D.陆上疆界和海岸线都漫长

【2】钓鱼岛所处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有(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        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①比哈萨克斯坦气候单一        ②比俄罗斯热量充足

③比蒙古海运便利                  ④比俄罗斯陆地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

A.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区

B.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内陆区

C. 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D. 青藏高原地区及横断山区

10、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是(   )

A.古尔邦节 B.雪顿节

C.丰收节 D.那达慕会

1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B.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D.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缅甸相邻

12、内蒙古高原成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地形因素是(     

A.雪山连绵,草原广布

B.地表坦荡,视野开阔

C.水田连片,河湖密布

D.地势低平,沼泽遍地

13、春节前后,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而海口却是花的海洋。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差异 C.纬度差异 D.降水量的不同

14、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都是不均匀的,下列对时间(季节)分配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15、青藏高原的景观特征是(     

A.冰川广布

B.沟壑纵横

C.平坦广阔

D.崎岖不平

16、下列属于我国地势对我国的气候产生的影响的是( )

A.使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东西方交通 B.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C.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产生丰沛的降水 D.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17、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18、2021年7月,某大学生在浙江某乡村山区进行了一次深度旅游体验,图是当地的等高线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深度旅游体验正确的是(     

A.N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L地:潺潺小溪水,清澈静静流

C.P湖:湖光水色美,水中浅鱼飞

D.乙山:远望山村秀,奇峰叠重岭

【2】图中干流大致流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东南向西北

【3】该同学在Q处体验了当地开发的攀岩运动项目,则其安全防护绳的长度不少于(     

A.15米

B.25米

C.35米

D.45米

19、下面四条河流与其所在大洲的搭配,正确的是(     

A.

B.

C.

D.

20、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田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题文)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_。

22、综合各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成都位于________地理区域。

 

23、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_____;我国的干湿地区中,成都位于____区。

24、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了以   为主体,以   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5、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 河,   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自然景观呈现出由草原向   的变化。

26、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27、北京位于的西北角,地势由______向 倾斜,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8、确定青藏地区和其它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9、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东海的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位于渤海的  

 

30、我国沿海的   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写地形区名称:

山脉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____

____

巫山

____

____

(2)我国大型水电站一般分布在____,原因是____

32、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①___________山脉;②_______山脉B________高原;C_________盆地。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A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牧区,其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D地区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33、读下图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四个城市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城市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节),气温最高在____月。

(2)四城市中,位置最南的是____。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年降水最多的是____

(3)判读四城市气温曲线,可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

(4)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南方地区雨季比北方开始得____,结束得____(早、晚),具有雨季____(长、短)的特点。

(5)四城市中与泰州市气候特征最相符的是____,属于____(气候类型)。

34、京沪高速铁路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铁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_______、鲁、苏、_______四省(填简称)。

(2)京沪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为北京、上海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中代表上海的是______图,据图描述两城市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变清。从呼和浩特河口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二  黄河示意图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山,曲折东流。

(2)黄河在________(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有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电站。

(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图中________(B、C、D)河段景象。

(4)根据材料一,请你说出黄河水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在______(①或②)地区___________。(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