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图,其中位于我国最东端的是( )
A. B.
C.
D.
2、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
3、下列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图示是:( )
A. B.
C.
D.
4、2021年1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唱好“双城记”川渝合作迈入快车道。新闻报道中的“川渝”分别指的是( )
A.银川市和重庆市
B.四川省和成都市
C.四川省和重庆市
D.四川省和贵州省
5、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描述了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场景:“忽闻有声如雷……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地震
D.沙尘暴
【2】生活中应对上述灾害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6、王奇收集了俄罗斯的部分地理知识,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河流众多,但航运价值不高
B.跨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C.铁路网在欧洲部分较稀疏,亚洲部分较密集
D.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
7、东北地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紫土地,土壤肥沃
C.离冬季风源头近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8、下列地区中,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是( )
A.山东丘陵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横断山区
9、读“我国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C,D四个图的气候都具有共同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寒冷干燥
C.冬暖夏凉
D.雨热同期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0、为了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今后将把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迁徙雄安。据此可判断,雄安新区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
A.重工业
B.畜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业
11、贵州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
A.黄土
B.丹霞
C.喀斯特
D.雅丹
12、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与珠海相邻,澳门与深圳相邻
B.澳门的支柱产业是转口贸易
C.两地均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D.香港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
13、目前,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是( )
A. 合理人口分布 B. 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C. 实行计划生育 D. 减少人口数量
14、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所指的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寒潮
C.旱灾
D.水灾
【2】青藏地区受其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偏居西南
B.纬度低
C.地势高大
D.距离远
15、中国的第二大能源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水能 D. 煤炭
16、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中写到:“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提到的帕米尔高原是我国疆域四至点中的( )
A.最东端
B.最南端
C.最西端
D.最北端
【2】“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这句诗表明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跨经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
D.土地面积辽阔
【3】我国四大海域中,自北往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南海、东海、渤海、黄海
17、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冷、湿
18、下列景观图片所对应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
A.①西北地区 B.②北方地区
C.③青藏地区 D.④南方地区
19、纺织工业以棉花或羊毛为原料,制糖工业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这说明( )
A.农业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B.农业能为工业品提供消费市场
C.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
D.农业能给人们提供日常用品
20、为了支持全国的低碳政策,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制度,每年可以少订教材10万多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教材的循环使用,可直接保护(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水资源
【2】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东北、西北、东南
B.东北、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西南
D.西北、东南、西南
【3】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理念,我们应当( )
A.经常坐私家车上下学
B.使用帆布包超市购物
C.在公园里露天烧烤
D.使用一次性筷子就餐
21、写出如图中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
22、(题文)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________状,规模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________地带,呈________状;河湖附近的聚落多呈________状或环状。
23、重庆市的简称是_______,在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重庆属于______级。
24、我们所在的省是_______省,简称是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
25、武汉和成都纬度相近,但冬季气温 更高,原因是因为它北边的 (山脉)和 (山脉)阻挡了冬季风,使其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26、读图,填出字母或符号所代表的各地理事物的名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俄罗斯、蒙古、南海、东海。
(1)邻国:甲_________,乙________。
(2)邻海:丙_________,丁________。
(3)高原:A________,B________。
(4)盆地C_________D_________
27、目前,我国人口与 ______ 、社会、 ______ 、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28、(题文)________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9、受_____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形成了广大的_____气候。黄河进入______地区,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30、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_西岸。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____牧区,B____牧区,C____牧区,D____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____,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____。(填序号)
(3)在①⑥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____,盛产甘蔗的是____。(填序号)
(4)在③⑤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____,属于人工林区的是____。(填序号)
32、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全新视角俯瞰今天的中国。第二季选取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七个省区,将镜头聚焦七省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广大。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A是__________,海洋B是__________(内海),图中①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它的简称是__________。
(2)航拍到省份②时,发现该省西侧有条山脉C,该山脉大致是_______走向,拍摄省份⑦时,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里的牧民们正在进行赛马、射箭等体育运动来欢庆节日,该地有传统民居_____。
(3)航拍经过省份⑥时,可俯瞰一条大河流经此处,该河是________。国家对该河上游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其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请为下列农业部门找到合适的“家”,适合在①处发展的是____;适合在②处发展的有____;适合在③处发展的是____;适合在④处发展的是____。(均填字母,可多选)
A.种植成片的水稻B.水产养殖C.果树种植D.蔬菜、花卉种植E.肉、乳、禽、蛋生产
(2)在布局农业部门时,既要考虑____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把它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这是“____”发展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34、北京市的某同学利用假期到祖国的西部旅游,体验生活中的地理。读“我国部分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所到的甲、乙两大地理区域,农业部门均以____为主。甲、乙两大地理区域中,能反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自然景观的是____。
(2)A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国家在这里建设了大型的能源开发工程是____,该工程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哪些?____。
(3)旅途中,该同学乘坐火车沿①____铁路到达拉萨,观赏了拉萨的标志性宗教建筑____。
(4)乙所在地区气候冬寒夏凉,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如南部的____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而制约甲地区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是不足,请你为当地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____。
35、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四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完成问题。
(1)我们家乡四川东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2)青藏高原形成高原和高山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个城市的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
①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______(大或小),夏季普遍高温。
②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