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赣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图为“中国主要海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既与我国陆地接壤,又是海域相连的国家是(     

A.朝鲜和日本

B.朝鲜和越南

C.韩国和菲律宾

D.越南和马来西亚

【2】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一般而言,其强度受所在海区的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发生的频率就越多,由图可知:我国四大海域,受台风袭击的频次由多到少,依次排序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3】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处中低纬度,没有寒带,为多数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

B.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C.海陆兼备,利于海洋水汽从四面八方进入内地

D.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2、泼水节是在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代表吉祥、幸福、健康,应是哪个民族节日(  )

A.蒙古族 B.壮族 C.苗族 D.傣族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唐古拉山东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巴颜喀拉山黄海

4、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部门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 D.旅游业

 

5、我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最适宜分布在(     

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长江三角洲③珠江三角洲④环渤海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       

A.奥林匹克运动会

B.世界博览会

C.亚运会

D.亚非会议

7、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北京地势特征是(  )

A.南高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东高西低

【2】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2018年3月3日起,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

A.全国的军事中心

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经济中心

【3】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下列事物中能够反映这一特色的是:(   

A.长城、故宫

B.明祖陵、周恩来故居

C.外国大使馆、跨国企业机构

D.人民大会堂、中关村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善北京城区交通环境的是(       

A.在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加快环形道路建设

C.鼓励居民购买轿车

D.积极建设多座大型游乐场

8、省区轮廓与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粤  B.②-湘 C.③-桂 D.④-鲁

9、《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对长江立法保护是因为(     

①长江是世界上长度最长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②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渔业资源利用不可持续

③长江沿岸存在乱砍滥伐、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④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与非洲面积差不多

D.中国领土的最东端在帕米尔高原上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不包括          

A.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

B.加大科技的投入

C.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

D.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12、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B.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各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C.我国陆地面积广大,且深入内陆,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D.拉萨与上海纬度相当,但两地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13、_________区内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气温高,蒸发强。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4、我国共有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族.(  )

A.56  汉 B.55 壮 C.56  回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

16、下列省级行政区域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

A.

 B.

 C.

 D.

 

17、坎儿井是新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在地下取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

B.避免蒸发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18、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栏目组对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大西洋

B.所跨纬度较广,地跨寒、温、热三带

C.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D.自北而南濒临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

【2】记者沿我国陆上国界线展开采访活动,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菲律宾

B.印度、不丹

C.越南、老挝

D.蒙古、俄罗斯

19、2017年4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向内阁会议提交了2017年版日本《外交蓝皮书》,妄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本领土”.遭到了我国人民的强烈谴责,钓鱼岛自国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请问钓鱼岛属于我国的哪个省区(  )

A.福建 B.台湾 C.浙江 D.海南

20、下列地理事物因果关系连接正确的是(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             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

③我国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       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⑤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       ⑥我国东西两端的时差达4小时左右

⑦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⑧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A.①→⑥

B.②→⑦

C.③→⑧

D.④→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

(2)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C_____、巫山、雪峰山。丙处的地形区是_____。为什么在D处能建大型水电站?_____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_____海。我国的内海是_____海和琼州海峡。

(4)读地形饼状图,我国地形的特点是_____

22、某一山地,山麓B处的气温为15℃,山顶A处气温为-30℃,那么BA的垂直高差是  

23、“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都反映了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4、总结我国我国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大致以大兴安岭、   山脉、   山为界.

 

26、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地形地势海陆位置”)。

27、(6分)(2015秋•宜兴市校级期末)读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示意图,

填下表(写地形区名称)

 

 

28、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这与发达的________业有密切的关系。

29、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

30、北京有________多年的建城史,________多年的建都史。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在省区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农作物)生产基地,A所在省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图中字母B表示的铁路交通枢纽是________市,数字①表示的是________铁路。

(3)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________工业基地,乙省区的________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2、利用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顺时针勾勒出中国版图。

材料二:行进路线图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填全称),③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①所在高原____,②所在省份主要的省区是____

(2)节目录制组在到达①处时正是夏季,但也需要携带较厚的衣服,从地势和气候两方面说明原因。

(3)《沿海行》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防城港,采访途径A____海,《沿海行》终点防城港位于的省级政区是____。(填全称)

(4)在冬季,《沿海行》一路采访,记者的着装厚薄会有怎样的变化,说明原因。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在横线上填入对应的英文字母.

(1)在图中分别画出地球公转和自传的方向

(2)图中位置表示春分的是   点,表示秋分的是   点.

(3)当肇庆夏至日时,地球运行到图中   点位置. 太阳直射   线.此时巴西   季.

(4)圣诞节(12月25日)那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   点的位置.

(5)夏天早晨起来上学时,天是亮的,而冬天早晨上学时,天还是黑的,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进行解析.

 

34、阅读“日本和澳大利亚简图”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人口、国土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亿人)

国土面积(万km2)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日本

1.27

37.7

0.05

澳大利亚

0.2477

769

2.68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都位于____半球。

(2)日本和澳大利亚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主要城市集中分布在(     )(填字母)。

A.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B.北部地区

C.内陆地区

D.沿海地区

(3)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与澳大利亚相比,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____

(4)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国中____的人均耕地面积小。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利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黄河流域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6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1.49%提高到2021年的67.37%。

材料二:如图为“长江、黄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A______高原,受______的影响都是向东奔流入海。

(2)黄河塑造的C平原地处我国干湿地区的______区。从地势角度,说明图中大型水电站选址的原因是______

(3)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形区是D______。新中国成立后,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如材料所述。下列措施属于该区域最合理的治理措施是______。(双选)

A.植树种草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利工程              D.开挖泄洪河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