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南橘北枳”的主要原因是( )
A.栽培技术不同
B.耕作制度不同
C.气候不同
D.地形不同
2、关于中国海陆位置优越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跨纬度广,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②陆界长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③沿海多港口,是对外交往的窗口
④温带为主,气候适宜
⑤湿润的海风带来降水
⑥广大的陆地和海洋疆域,物产丰富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3、东北三省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 )
A.优惠的国家政策
B.雄厚的科技力量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便利水陆运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是英国人,信仰基督教,每个星期天都去教堂做礼拜。
B.我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我们的宗教活动在寺庙进行。
C.我是泰国人,佛教是我们的国教,宗教活动在教堂进行。
D.我是美国人,脖子上经常戴一个十字架,我经常到清真寺做礼拜。
5、造成我国下面两幅景观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B.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6、暑假期间,刘华乘坐的旅游大巴在服务区休息.他看到车牌号为鲁H32504、粤B62809的两辆车.这两辆车分别来自( )
A.湖南、陕西 B.湖北、广西 C.河北、广东 D.山东、广东
7、下面省区、简称以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
A.陕西-陕-洛阳 B.广东-广-南宁
C.山东-晋-济南 D.湖南-湘-长沙
8、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佛山
9、我们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一个地理兴趣小组的成员在乘火车完成区域地理考察后,感慨的说:“祖国真伟大,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个小组出发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2】这个小组乘坐的火车最有可能途经的干线是( )
A.京哈—京广线
B.宝成—成昆线
C.浙赣—湘黔线
D.陇海—兰新线
【3】造成这种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修挡土坝
B.植树造林
C.适度放牧
D.全部退耕还草
12、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在我国所占的比例,按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B. 高原、盆地、丘陵、山地、平原
C.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
D. 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13、乘火车从北京至杭州旅游的最短线路是( )
A、京广线—陇海线—京沪线—沪杭线 B、京广线—浙赣线
C、京九线—陇海线—京沪线—沪杭线 D、京沪线—沪杭线
14、关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澳门和香港分布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濒临南海
B. 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浙江省相望
C. 历时八年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广州和澳门
D. 港、澳、台三地旅游业都很发达
15、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水果,下列水果产自暖温带的是( )
A. 苹果、梨 B. 柑橘、椰子 C. 芒果、香蕉 D. 菠萝、荔枝
16、我国目前在沿海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
A.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B.恶劣的海洋天气
C.修补船只
D.海洋军事演习的需要
17、生活在东西伯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与下列哪些自然条件适应( )
A. 气候湿热 B. 气候严寒 C. 多地震 D. 气候干热
18、我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钢铁、造船工业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19、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 四川、宁夏 B. 新疆、海南 C. 河南、澳门 D. 上海、香港
20、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 草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大
C. 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小
D.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均匀
21、读下图,回答。
(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③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
(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所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是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修建了大量________工程,其中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_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4)根据图C判断,滦州市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__带,其作物熟制为________;滦州市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油料作物为________。
22、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共____亿人(保留1位小数)。全国共____个民族。
23、夏季风强弱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___,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会出现______________。
24、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但我国夏季的低温中心却在 。该地区地处中低纬度,理论上不应该成为低温中心,它是事实上的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影响。
25、湖北与我省相邻,我们经常看到它们的车辆,湖北简称 ,省级行政中心在 .
26、我国东部最高峰是位于台湾省台湾山脉的主峰__________,海拔3952米。
27、我国南方地区的地表植被类型以_________为主,主要是受气候________因素影响形成的。
28、我国人口分布不均,________到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29、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30、香港经济以________ 为基础,以加工业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为支柱.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
(2)图中山脉②为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山脉③是____。
(3)图中山脉⑤为____,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____毫米。
(4)图中山脉⑥为____,⑦为____。
(5)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____盆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的盆地是____。(填字母)
32、左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右图为两幅人口漫画。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连线被称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B代表的城镇分别是:A是____,B是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____(均匀/不均),西北部人口密度____(大/小),
其原因是:____(写两点)。
(3)在甲、乙两幅人口漫画中任选其一,说出其含义。(提示:从人口问题、应对措施两方面作答)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邻国:A_________海洋:B_________
平原:C__D高原:E________
(2)1省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3)2省位于我国五个温度带的_________带。
(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__。
34、读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铁路线的名称是________;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甲是_______。
(2)长江三角洲雨热同期,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和稻米产区,被誉为“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本区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缺少________(矿产资源/劳动力)。
(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常会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试说出这里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答两点)。
35、读图,完成各题.
(1)在甲图北极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乙图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写出图甲中C点的地理坐标 ,点E在点B的 方向.
(3)如图甲所示,太阳直射点在 ,与图乙中的 图一致,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今天,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末考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靠近乙图中的 处,三个月后黄冈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当地球运行在乙图C位置时,我们学校是 .
A.鸟语花香 B.骄阳似火 C.秋高气爽 D.粉妆玉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