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的是
A.拉萨
B.呼和浩特
C.乌鲁木齐
D.兰州
2、如下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的甲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2】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3】关于图1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区位于半干旱区,但因有黄河水灌溉,有塞上江南的称号
B.②地区有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流经
C.③地区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D.④地区位于亚热带,半湿润区
3、单从运输费用因素考虑,从中国运送集装箱货物到美国,采取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 垃圾分类回收 B. 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C. 拒绝贺卡 D. 用一次性餐具进餐
5、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青岛”号、导弹护卫舰“烟台”号、综合补给舰“微山湖”号相继解缆起航,缓缓驶离青岛军港,它们组成了中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队,远赴亚丁湾护航,这只护航编队沿途没有经过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主要是受
A.地形的影响
B.气候条件的影响
C.经济条件的影响
D.技术水平的影响
7、读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海陆交通便利
【2】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地处江海交汇之处
B.科技实力更强
C.工业基础更雄厚
D.邻港澳,多侨乡
8、下列资源中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太阳能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9、我国自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C.缓解留守儿童问题
D.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10、关于聚落的观点,不正确的观点是( )
A.聚落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B.现代聚落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日趋减少,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日趋增强
C.传统民居生活设施落后,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在人口膨胀的今天,更应该彻底拆除
D.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11、关于我国的民族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有56少数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壮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
12、下列四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表示极圈,大圈表示赤道),表示太阳直射赤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当来自南方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所在的区域常出现降水。在我国某地区,这种冷暖空气交锋造成的降水常出现在端午节前后,给当地带来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民间将这个时段的降水称为“龙舟水”。1961~2012年“龙舟水”降水量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值为317.6毫米,最小值为133.7毫米,最大值为612.6毫米。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的降水特点为( )
A.年降水量较小
B.东南沿海降水多
C.年际变化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出现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减少外出,远离道路低洼地带②关好门窗,将窗外物品收回③驾驶汽车冲过立交桥下的积水④避免到山区沟谷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5、喀什是我国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深圳相比,喀什地区的主要特点有( )
①位于高纬度
②位于我国西北边疆
③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④临近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图示区域是我国棉花产区之一,其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
A.人口众多
B.光热充足
C.降水充足
D.土地资源丰富
【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洲农业是本区特色农业
B.本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细毛羊是优良牲畜
C.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主要来自甲盆地
D.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资源匮乏
16、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在水热充足、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
A.林业 B.畜牧业
C.种植业 D.渔业
17、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衡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建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患
18、请判断下列哪条旅游路线可以欣赏到泼水节和傣族舞蹈?
A. 青海-甘肃包车七日游 B. 上海、苏州、乌镇、杭州九日游
C. 黔东南六日游 D. 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七天游
19、玲玲对本班同学作了一项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汉族,有少数同学是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B.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0、哈萨克斯坦是位于亚洲中部的一个国家,请问该国大多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1、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___和河南省的________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2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分布塑造了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平原。
23、我国共有 个民族,其中,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
24、我国纺织工业体系完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化纤等行业,其中以________工业最为重要。
25、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_____,它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分界线.
26、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7、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_______部,是_______源区、______源区、_______源区的总称。
28、我国地势____________,大致呈____级阶梯。
29、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
30、西藏的那曲,与江苏的南京,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两地的____________不同。
31、(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探秘我国的工业基础
课题资料:我国的工业基地分布图。
课题思考:
(1)根据资料,说出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工业基础。
(2)我国四大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地势第几级阶梯?
(3)分析丁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
32、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山脉②____盆地④____高原
(2)图中代号____、____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界线。
(3)山脉⑥东侧为____省(写简称),西侧为____省(写简称)。
(4)图中③山脉南侧是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高原。
(5)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山)和____(河流)一线,也是干湿地区中____区和____区的分界线。
33、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________、________、澜沧江的发源地。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154. 31m)和夏季气温最热的地方,沙窝里可以烤熟鸡蛋,是中国名符其实的“热极”。
村料二:吐鲁番盆地位置图
(1)河流1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其汛期出现在什么季节______。
(2)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16mm,理论蒸发量3000mm,是中国的干极。结合材料分析吐鲁番盆地干旱的原因。但那里的葡萄却特别甜,请你解释其原因。
(3)当地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在地底下),请从气候方面分析这种民居形成的主要原因。
(4)新疆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围和天山山麓河流沿岸的绿洲地区,现在这些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
35、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长江横向经济带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同时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将形成开放新局面。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山脉;
(2)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___。
(3)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耕地以___为主。长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一条即可)___
(4)甲处建大型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