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B. 内流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C. 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D. 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2、读中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分别发生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回族 B.壮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4、四川九寨沟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援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为湘Hxxxx、渝Bxxxx、贵Fxxxx、甘Dxxxx的四辆救援车。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
A.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甘肃省 B.湖北省、重庆市、河北省、甘肃省
C.河北省、福建省、江西省、甘肃省 D.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甘肃区
5、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445.6万吨,同比增加了760多万吨.东北今年光照足、雨水调和,为丰收提供了“天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经常提到的东北地区,主要包括( )
A.河北省、山东省、湖北省
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
C.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D.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2】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外围是山地和丘陵
C.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D.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3】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玉米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5】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
B.黑龙江沿线地区
C.京沪线沿线地区
D.长白山沿线地
【6】如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山珍食材小吃店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林海设营觅野踪
D.木屋畅饮酥油茶
6、如图是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中的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壮族、藏族 B.高山族、满族
C.苗族、回族 D.傣族、蒙古族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C.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
D.该线以南农作物两年三熟
8、北京应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煤炭工业 D.电子工业
9、下列自然资源均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土地、水能
B.石油、铁矿、阳光
C.煤炭、石油、铁矿
D.森林、石油、土地
10、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11、我国主要气候特征是( )
①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③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④气候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2、“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读“我国东线放蜂路线”,下列河流中,蜂农迁徙放蜂没有经过的是( )
A.位于非季风区的塔里木河
B.汛期主要在夏季的长江
C.没有结冰期的珠江
D.含沙量较大的黄河
13、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
C.气温变化大
D.降水地区分配不均
14、我国是水稻种植界线最偏北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气候大陆性强
C.地形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15、高铁的运营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下列关于高铁影响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临沂和其他城市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B. 会更加方便人们出行
C. 会改变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D. 会取代其他各种运输方式
16、唐朝诗人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
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杏花村”最有可能在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 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17、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汛期出现在冬季
B.多为季节性河流
C.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18、下面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D、领土最北端在哈尔滨,最南在曾母暗沙
19、“轻舟虽晚,终回家国。”孟晚舟女士于加拿大温哥华(49°13'N,123°6'W)当地时间9月24日15:27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此次归航选择了北极航线,即从加拿大起飞后穿越北极,借道俄罗斯、蒙古领空,然后进入中国领空。读飞机飞行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温哥华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北温带
C.位于东半球
D.位于欧洲
【2】孟晚舟女士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9月24日15:27,我国人民看直播的时间是9月25日6:27。这种时间的差异是因为( )
A.人为的操作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不透明
20、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 B.河流多注入印度洋 C.季风气候显著 D.人均资源丰富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______,湖泊E是______。
(2)黄河是世界上______最大的河流, 其自然原因是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地F______山;注入海域C______;黄河是我国第______长河;主要支流A是______。
(4)长江发源地D______山;注入海域 B______;主要支流A是______。
22、填空题。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和 地区.
23、读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是我国最大的____盆地,该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以____族为主。
(2)图中A省区灌溉农业发达,特色农产品有____,为了农业灌溉,很早以前这里的人民就修建了一种叫“____”的引水工程。
(3)图中B地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____。人为原因____。
24、赤道是地球上最______的纬线,它的周长约为______千米,是划分______半球的标志。
2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________省的 ________到 ________省的________ 。
27、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_________。
28、填出下表:
名称 | 简称 | 行政中心 |
陕西省 | ________ | ________ |
湖北省 | ________ | ________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________ | ________ |
29、我国的陆地面积达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30、下图是“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____(山脉),它的北侧是____盆地。
(2)B是____(山脉),它位于中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
(3)图中C山脉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代表的山脉是____。
(4)D是太行山,它是山西省和____省的分界线;
(5)弧形山脉E的主峰是____,位于我国与____的交界处。
31、了解世界
由于自然和人文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世界区域差异很大。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在图中填写:北冰洋、俄罗斯首都。用△号标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3)选择下列区域特征中符合甲、乙两区域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①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②重工业发达
③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④黑种人的故乡
⑤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⑥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
区 域 | 序 号 |
甲 |
|
乙 |
|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结合图17“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至少答出三点)。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和两大类,读图2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____。(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2:某地地形模型(图3)及该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均温(℃) | -4.7 | -1.9 | 4.8 | 13.7 | 20.1 | 24.7 |
月降水量(mm) | 3 | 7 | 9 | 20 | 33 | 78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均温(℃) | 26.1 | 24.9 | 19.9 | 12.8 | 3.8 | -2.7 |
月降水量(mm) | 192 | 212 | 57 | 24 | 7 | 3 |
(3)结合表,分析图3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____。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你的理由是____。(至少两点)。
33、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气温最高月是____月,约____℃,气温最低月是____月,约____℃,据此总结该地气温特点是____。
(2)该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____季,最少的季节是____季。
(3)该地最有可能是以下四地中的( )
A.郑州
B.海口
C.乌鲁木齐
D.西宁
34、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临海:A__________,B__________。国家:C__________,D__________。虚线:E_____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纬度位置:__________
海陆位置: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两条)
35、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山脉;②____山脉;③____山脉;④____山脉
(2)②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貌广布的是____,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等(至少写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