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自西向东,地势成阶梯状逐渐升高
C.自沿海向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D.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特点
2、下图1为干湿区分布图,图2为温度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干湿地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
A.①⑤是湿润区
B.②⑥是半干旱区
C.③是半湿润区
D.④是干旱和半干旱区
【2】图2中关于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暖温带
B.图中B表示寒带
C.图中C表示中温带
D.图中D表示亚热带
3、我国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4、目前,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沿海盐业生产
B.禁止海洋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D.禁止海区采油
5、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两面接壤的国家分别是( )
A. 俄罗斯、朝鲜 B. 蒙古、俄罗斯 C. 朝鲜、俄罗斯 D. 韩国、俄罗斯
6、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下列有关故宫保护的建议合理的是( )
A.大力提高门票价格,减少参观人数
B.将北京故宫的文物搬迁到其他城市
C.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D.对故宫进行大肆改造,满足游客浏览的需要
7、下列城市中,可以进行江、海、陆、空联运的是( )
A. 广州 B. 武汉 C. 北京 D. 大连
8、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是( )
A.工业发展水平
B.农业发展水平
C.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D.交通运输能力
9、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 舟山渔场 B. 黄渤海渔场 C. 北部湾渔场 D. 南海沿岸渔场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傣族 C.瑶族 D.黎族
11、2021年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卡”在了苏伊士运河里,造成河道严重堵塞,形成“堵船”奇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伊士运河是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外运的主要通道。石油资源属于( )
A.森林资源
B.可再生资源
C.非可再生资源
D.淡水资源
【2】水路运输的优势是( )
A.速度快,价格低
B.速度快,灵活机动
C.运量大,价格低
D.运量大,机动灵活
12、假如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莆田市地图
13、下列地形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14、世界优质牧场广泛分布在气候湿润的温带地区,多汁牧草生长喜温喜湿。读图,“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低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关于上图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是热带草原气候
C.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丁是温带季风气候
【3】为了生产品质奶,牧场最好选择在( )
A.甲气候分布区
B.乙气候分布区
C.丙气候分布区
D.丁气候分布区
15、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深圳以南
B.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和金融中心
C.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D.香港和澳门地广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1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我国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7、被称为“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成都平原
18、每年各种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千亿以上的损失。如图是广州市气象局发布的2016年3月6﹣13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状况。9—11日期间,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约低
A.6℃
B.8℃
C.12℃
D.16℃
1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人口都超过500万
B. 56个民族,56种语言
C. 各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 在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20%
20、下列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台风、地震属于气象灾害
B.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北地区;寒潮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外)
C.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易发生干旱灾害
D.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山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向山坡上跑
21、三江平原是由_____、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的。
22、我国东部濒临 (大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的 。
23、__________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4、我国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 .
25、请你从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气候特点入手,设计当地民居。
乙地 | ||||||||||||
气温(℃) | 22.5 | 22 | 24 | 24.5 | 22.5 | 24.5 | 22 | 21 | 22.5 | 26.5 | 29.5 | 26.5 |
降水量(mm) | 250 | 225 | 235 | 240 | 220 | 215 | 225 | 250 | 205 | 240 | 250 | 310 |
你选择的是____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
26、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国家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岛屿或海域的名称。
岛屿: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海域: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7、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这一诗句描写的是 天气,它一般出现在 地区.
28、我国少数民族无论大小,(____________)
29、科技强农。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___________。
30、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是1月____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1、读“日本工业城市分布图” “澳大利亚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亚均属 国家。但两国发展工业的条件不同,日本的 资源贫乏;而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特别是 、 和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2)填写下面表格,比较两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差异。
国家 要素 | 日 本 | 澳 大 利 亚 |
南、北半球 | 半球 | 半球 |
地 形 | 以 、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 地形分三部分,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低矮 |
工业分布 | 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 | 工业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地区 |
32、读下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________季风和________季风,其性质是________。
(2)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
(3)台风是一种发源于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夏季时易受到台风影响,下列地区受到台风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
A.武汉 B.昆明 C.北京 D.海口
(4)夏季青藏高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影响因素是____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洋流因素
33、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图甲和图乙)和“青藏地区示意图”(图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描述东北地区的山脉、平原的分布特征:__。图丙山脉:A_____。
(2)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__
A.气侯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
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很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3)读图乙,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工业是以__(“重”或“轻”)工业为主,在其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_____。
(4)读图甲,甲河通航时间短的原因是___。
(5)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被称为“_____”农业。
(6)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_____平原,图丙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此地的珍稀动物有_____,国家规定严格保护此地的生态环境,原因_____。
(7)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两地的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但成因不同:东北三省是因为_____,青藏地区是因为_。
34、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地势____,大致呈____状分布,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特征有利于____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图中①山脉的名称是____;长江横断该山形成的世界著名大峡谷是____。
(3)①山脉以西的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____”的美称。
35、图甲是气候资料图,图乙是我国季风区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地,雨季较短的是____地。
(2)甲、乙两地都位于____(季风或非季风)区内。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最可能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冬季风的源地是____,其性质是____
A、炎热干燥B、寒冷湿润C、温暖湿润D、寒冷干燥
(4)根据图左中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结合图右,请你判断北京的气候与____(甲/乙)地相符,其气候特征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