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如图)。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关于长江黄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B.它们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C.它们均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它们都是内流河
3、“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了我国( )
A.气候类型多样,降水稀少
B.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季风影响不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小
4、我国的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减少人口数量
B.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C.合理人口分布
D.实行计划生育
5、确定一个区域地理位置,首先能帮助我们推断出该区域的
A.人口分布特点 B.工业分布特点
C.自然环境特点 D.交通分布特点
6、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位于( )
A.黑河-腾冲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秦岭-淮河一线
7、夏季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朝鲜、越南 B.日本、俄罗斯 C.缅甸、老挝 D.印度、越南
9、我国最早迎来朝阳的地方是: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0、“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原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歌曲展示了黄土高原的治理成果,其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①开荒种出,增加耕地面积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坡脚建档十坝、护坡 ④缓坡地修建梯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从温度带上看,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云南
B.广东
C.台湾
D.海南
12、我国各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 )
A.北方地区水少地多
B.南方地区水土配比均衡
C.青藏地区耕地广布
D.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
【2】从耕地类型看,北方地区以早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劳动力
C.气候
D.技术
13、《人民日报》策划的援鄂医疗队名片“粤来越好”“湘互扶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广东省、湖南省
B.四川省、重庆市
C.福建省、河北省
D.上海市、辽宁省
14、中国是一个跨纬度广的国家,由此造成的影响是()
A.东西时间差异大 B.南北气候差异大
C.东西降水差异大 D.南北降水差异大
15、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人为原因是( )
A.用水量增加,污染严重
B.全球降水不断减少
C.全球降水分布不平衡
D.全球各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
16、影响西北地区东西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
D.海陆位置
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春运发生了诸多变化。如图为2019年春运第一周统计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运输人次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3】高铁建设在平原地区也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工程难度
【4】人们经常根据出行目的,确定出行方案,下列不合理的是( )
A.“双十一”大量的快递要从城郊物流中心往市区分配点派送,主要利用公路运输
B.地震抢险救援,远途可以选择航空运输,较短路途可以选择公路运输
C.重庆的小芳假期去武汉探亲,沿途顺便想欣赏三峡风光,可以选择水路运输
D.包头的王明要去乌鲁木齐,最经济的出行方式是乘坐火车经陇海—兰新线
18、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昼夜长短不同
19、甲、乙、丙、丁四地的经度分别为10°W、20°W、10°E、20°E,若只考虑经度差异,新的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天门市所属的温度带是:( )
A. 热带 B. 寒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2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______。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是____________。
22、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_,它位于________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_________海。
23、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
24、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
25、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来划分,法国属于________国家,巴西属于________国家。
26、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_______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_______洋。
27、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渔场.
28、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和________交界处,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________高峰。
29、黄土高原___________,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30、我国棉花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下游地区。
3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延安地区,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南丘陵、云贵高原、____高原、黄土高原。
(2)七律《长征》中写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其中的大渡河是____(河流)的支流。
(3)在长征途中,红军靠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翻过大雪山,越过水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结束长征。请从地理角度分析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主要自然灾害有____等。
(4)1935年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图中甲地渡江。诗句中“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表达了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当地老百姓感受到的温暖。从气候角度看也有“暖”意,图中甲地属于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
3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回答下列问题
(1)黑土广布的是____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是____平原。
(2)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①____②____
(3)我国四大高原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是____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号称“____”。
(4)我国地势特征____,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影响深远:
①有利于来自于太平洋的____风(风向)、印度洋的西南风,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②使大河向____流,沟通东西交通。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文明的纽带,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我国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将有效缩短时空距离,加速物资流通和人员流动,深刻改变城乡面貌。与此同时,此举也将有力保障国内国际循环畅通,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材料二 下方图1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总运价与距离变化而发生的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局部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1)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是存在差异的。据图1分析,80千米以内的短途出行,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80—550千米的大宗货物运输,运费最低的是________。
(2)图中A市的居民前往新疆旅行,需要经过西安所在的铁路干线________;甲、乙铁路干线交会的 B 市是________。
(3)C市的一批重型机械出口到韩国,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北京市的一批急救药品运往拉萨市,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
(4)相较于传统铁路,高速铁路(高铁)多“以桥代路”,说明节约________资源的效果明显;高铁以电力牵引为主,不消耗石油、煤等燃料,说明高铁可以减少对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5)试分析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积极意义。
34、读下图,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 ② ③
盆地:④ ⑤
高原:⑦ ⑧
平原:⑨ ⑩
海洋:A C
35、2020年十一期间,央视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8天8条主线,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读我国高铁分布图及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我国高铁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高铁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
(2)关于我国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布局在中西部地区
B.线路①和线路②的枢纽城市是郑州
C.线路③穿越了祁连山脉
D.线路④穿越了亚热带和中温带
(3)京沪高铁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是为了____,而青藏铁路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是为了____
A.节约土地资源 B.地表沟壑纵横
C.为野生动物预留迁徙通道 D.河流众多
(4)①京广高铁连接了甲____工业基地和丁____工业基地两个工业基地。
(5)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 相同点 | 不同点(答一条) | ||
海陆位置 | 地形特点 | 工业发展有利条件 | 工业发展限制因素 | |
甲 | 沿____分布 | 以____为主 | 煤铁等矿产丰富 | ____ |
丁 | ____ | 煤铁等矿产不足 |
(6)丁工业基地中港澳和祖国内地形成了____的合作模式,港澳地区能为祖国内地提供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