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和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船/泥 幕/唯诺诺 人牙慧/级而上

B.媚/实/安营寨 气冲牛/转星移

C./子/风一时 正危坐/弱不

D./裂/缩头乌 挑拨离/不容发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慢(dài绊(裂(jūn)  漫(

B. 泽(zhǎo)  沙) 追

C. 暗(huì旋()   迁猎(shǒu

D. 奋(kàng)  静(tián) 山石(yǔn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________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________太大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 淳朴  隔阂  丰富

B. 纯朴  隔阂  丰厚

C. 纯朴  隔离  丰厚

D. 淳朴  隔离  丰富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yíng)   哗(xuān)   驿道(yì)

B. 立(zhù) 照(yìng)   口(zhá)

C. (jìng)   犹(yù)   翠(fěi)

D. 望(tiào)   擦(shì) 大(shu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作者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用词精妙,请任选几个动词加以赏析。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走近名著。

《骆驼祥子》是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陶出茶香

潘新日

①陶,是泥的灵魂,带着三分骨气。

②端着陶制的茶碗,看着热气从滚烫的茶汤里站起身,翩然地离开,那悄然的身姿隐去,不留一丝痕迹。

③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④四爷的陶壶带着禅意,茶叶是端坐其中的佛。他是小镇里唯一着青衫、留长髯的人,踱步的姿势有民国文人的气度。茶里茶外,少不了陶的沉稳和朴实。

⑤四爷选陶苛刻,他既选制陶人,又选泥料,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他心中的理想茶具,很多时候,茶就养在他心里。

⑥五里岗的老窑口出盐油罐和粗瓷碗,茶壶需要定制,制陶的老李头成天满手黄泥坐在那里,和不同的泥坯子对话,旋转着泥巴就是他奔跑的年华。

⑦四爷静静地站在那,看着普通的泥料在老李头的手里慢慢挖空心思,直起了腰身,成为陶器,满心欢喜地和成品一起陶醉。那一刻,四爷平静的心会掠过一丝微波。

⑧制陶人总是忙碌的,从不停下手中的活和客人说话。四爷立在那儿许久才会和老李头交流他要的陶壶样式,还有草图。老李头心领神会,不停地点头。四爷知道,老李头已经懂了他的意思,壶,早已在他心里了。

⑨老李头制的壶没有款,壶底的指头印就是他的印章,这是四爷特意要的,他要把老李头的体温也带上,祖传的手艺附和着用旧的时光。

⑩壶,摆在茶几上,本身就是淬过火的尘世。

⑪开水是当之无愧的热心肠,滚烫之中含着温情,在新开的壶里游走。壶,成了它们最大的江湖。再就是茶,下到水里,打开了一个季节,打开了一座村庄,还有四爷的念想。

⑫两位老人都是懂壶的,坐下来,便开始了壶中的人生。

⑬四爷是沏茶高手,铁观音到了他手里,就被他赋予更多的诗意。老友之间斗茶,茗香可以入心

⑭老李头自不必说,那壶出自他手,每一个气孔都是熟悉的,透过来的茶香,不需闻他看得见。

⑮制陶人习惯了玩泥巴,粗糙的大手紧握着一杯香茶,倒有些生硬,心里已经有了些许赞叹,那种茶香里的幸福多少带点快意。四爷呢,总是在制陶人面前冲最好的珍藏,让制壶人艳羡不已,多了对壶的留念和感知,有了不舍和爱惜。

⑯往往此时,两个人是不谈茶的,茶,都用来品了。他们说的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那些美好和他们嘴边的胡须一样,都发白了,谈起来,还津津有味,笑声里找不到一丝遗憾。老,盖不住浓浓的茶味。

⑰两个人的茶世界除了两张木椅和一张桌子,他们的唇边世界比天还大,春天的恩赐,都装在这小小的陶壶里,不知倒出了他们多少心事。

⑱两个人,一壶茶。陶,在茶水外细数春秋。茶,是陶壶里最大的隐士

⑲我喜欢他们喝茶的样子,陶壶是他们中立的智者,茶碗成了游走的侠。人老了,但茶是新鲜的,回忆是新鲜的,甚至还有童年的趣事,几十年的事都就着茶,灌进肚子里。

⑳陶醉,人怎么能不醉? .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四爷是个儒雅而又诗意的人,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情趣。

B.文中的“老李头”是一个专注于自己手艺的质朴无华的劳动者,他主要是为了反衬四爷的风雅。

C.在作者笔下水、壶、茶赋有人的灵性与情怀,它们互为依存,高度融合,和谐自然。

D.这篇散文语言表达很有特色,有诗意,有韵味,让人不禁置身在一种生活的美好当中。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陶,在茶水外细数春秋。茶,是陶壶里最大的隐士。

3文章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4“陶出茶香”这个题目有什么妙处?请联系全文,作简要赏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记忆的天空,广阔无边,记忆深处许多的事,犹如昨夜的星辰,璀璨闪烁。时间虽然流逝,但是那些鲜活的人和事,那些美丽的景色依然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不是最美的,虽然不是最亮的,却以独特的方式闪闪发光,好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好像汪洋中的一叶小舟,载着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请以“记忆中的那一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文为主,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和套作。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