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娄底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

B.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C.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D.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暗(huì)  幽qiǎo腐蚀fǔ shí)   然而止(jiá

B. ái羁绊jī bàn)  默(jiān)   魂牵梦yíng

C. 旋()  然(yǎn)   杂(rǒng辗转反侧(zhǎn zhuǎn

D. 束缚shù fù)  烧zhuó) 君子好逑hǎo qiú

3、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中,“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B. “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自”字,意味沉痛,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由此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C.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两句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

D.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两句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地淋漓尽致,体现了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4、阅读《桃花源记》,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人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B.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做过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D.“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石多而坚硬的样子。

1)“东坡”在诗人笔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首句的写景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

(2)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4)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___________,君子好逑。

(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7)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在武汉一起工作数月,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假如你是一名医务人员,在临别之际,你想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彼此,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保尔勇敢坚强,虽失明、瘫痪仍坚持写作;他也有固执偏激的一面,曾陷入党的对立面。

B.保尔很爱读书,他常在工作和战斗之余看书,尤其是《牛虻》一书,对他影响深远。

C.谢廖沙、冬妮娅、丽达,保尔的这些少年时的小伙伴都曾在他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

D.作者有时会巧妙地采用日记的形式转换叙述视角,推动情节发展,侧面表现人物性格。

(2)“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感恩之心使《水游传》所描写的凉薄、血腥的世界有了人性的光辉。请简述《水浒传》中一个能体现“感恩”美德的情节。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1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

2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什么?

3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美好的品德”是指什么?

(2)“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什么?

4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每个人都在成长的旅途中,永不停歇。每个人都经历成长过程,独一无二。

请你以“我的成长历程”为题,写一篇在班会上分享给同学们的演讲稿。

要求:①体现演讲稿的特点,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