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锡盟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关于病毒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病毒是多细胞的生物

2、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该行为属于(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1】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把甲图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了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有关乙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B.2是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

C.2处于吸水状态

D.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4、长期耳鸣可使患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研究表明耳鸣可能与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有关。结合下图判断,引起耳鸣的结构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5、杜鹃自己不孵卵和育雏。它们将卵产在画眉、苇莺等其他小鸟的巢里,由这些小鸟代孵。杜鹃幼雏破壳而出后会把巢中的卵和幼雏推出巢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杜鹃的这种行为是取食行为

B.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巢中是为了报仇

C.杜鹃产卵是先天性行为

D.其他小鸟替杜鹃孵卵并进行育雏是学习行为

6、生物学家把一种荧光基因植入斑马鱼体内,这样荧光斑马鱼就诞生了。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A.基因就是性状

B.基因控制性状

C.环境影响性状

D.性状控制基因

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菊花展展会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菊花(  )

A.物种多样性

B.生物数量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8、宫颈癌是由HPV病毒引起的,有关HPV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B.可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C.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

D.它没有细胞结构

9、关于动物行为以及动物个体间信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鹬蚌相争、虎背熊腰描述的是动物行为

B.性外激素由雌虫分泌,可以吸引雄虫前来交配

C.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属于社会行为

D.狒狒群体中存在的“等级社会”现象属于社会行为

10、下面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狼的牙齿,图乙是兔的牙齿

B.图中结构[1]是犬齿,与动物食肉生活相适应

C.兔和狼都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牙齿的分化增强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

11、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可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2、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  )

A.青鱼、鲢鱼、草鱼、鳙鱼

B.青鱼、鲢鱼、草鱼、鲤鱼

C.鲫鱼、鲢鱼、草鱼、鲤鱼

D.鲫鱼、鲢鱼、草鱼、鳙鱼

13、能够显示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是(  )

A.DD

B.Dd

C.Aa

D.aa

14、下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P可以表示卵生

B.Q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E可以表示体表被毛

D.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15、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下列有关视觉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进入眼内的是其反射的光线

B.光线要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等的折射

C.视觉形成的部位是眼球的视网膜

D.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6、哺乳动物的幼崽死亡率低,主要因为(       

A.胎生哺乳

B.食量较大

C.牙齿分化

D.群居生活

17、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之一,全山共有植物1054种,其中鸟类有105种、昆虫185种、两栖类动物43种、兽类16种,这主要体现了(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18、玉米体细胞含有10对染色体,那么玉米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目是(  )

A.10对、10对

B.10条、10条

C.10条、10对

D.10对、10条

19、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A.门

B.科

C.属

D.种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D.“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中,蚯蚓、沙蚕的身体都是由许多_____构成,因此它们都属于_____动物.

2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以及法制教育与管理。

23、淀粉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其在小肠被消化后最终是以 形式被吸收的。

 

24、如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五类动物,它们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A类生物终生生活在__________

(2)B虽然也在水中生活,但它与A类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于__________类.(填字母)

(4)生殖过程发生在水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与D都能飞行,但E与D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类群的生物,E属于__________动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五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__________动物.

 

25、细菌的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________

26、某学校两位同学对校内落叶处理产生了分歧,甲说,可以用焚烧法,速度快。乙反对这种方法,他设想土埋法,利用细菌、真菌分解落叶。为了证明他的想法正确,拟定了三个方案,把同类型树叶分甲、乙两组树叶上滴加蒸馏水,保持树叶潮湿

将甲组放在无菌土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土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将甲、乙组都灭菌处理,甲放在无菌土中,乙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土中。请回答:

1树叶上滴加蒸馏水,保持树叶潮湿,目的是什么?  

2请说出第三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

3那个方案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27、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它呈__结构.

28、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的。

 

29、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构成。

30、现代人可以划分为四个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动物和对应的自然保护区联系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生长   判断对错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在你畅游湿地公园或五彩田园时,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牌,标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植物,为“月季”标牌的局部,请据图完成填空。

月季

Rosa chinensis Jacquem.

俗称月月红,又名长春花、月月花等,蔷微科。

(1)月季是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_______植物。

(2)在植物标牌里,必须明确标示的分类等级俗称月月红,又名长春花,月月花等,蔷薇科。单位是_____________

(3)在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中,月季属于的等级是___________,这一等级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

34、下图是某类细菌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细菌的DNA集中在___(填图中数字);由于没有成形的___,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图示细菌能在水中游动,这与其具有[6]___有关。

(3)有的细菌可以用于食品生产,如制醋要用___

(4)为验证“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兴趣小组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检测两支试管的肉汤中是否出现细菌等微生物。

①煮沸肉汤的目的是___

②试管甲、乙中的肉汤的体积应该保持___

③结果:只有___中的肉汤变浑浊,推测有细菌等微生物在肉汤中繁殖。

④实验结论: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