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展示的是潍柴公司发展中的国际研发、制造、市场体系。潍柴在国内生产的一批柴油机通过海运销往埃及的首都开罗,先后经过的交通要道是( )
A.马六甲海峡一直布罗陀海峡
B.巴拿马运河一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一巴拿马运河
2、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A.正确 B.错误
3、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
A. 关好门窗 B. 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 少外出活动 D. 尽量不靠近广告牌
4、玲玲来自海南省,她说的话可信的有( )
A.我们经常到户外溜冰 B.我们的房子是平顶的
C.我们那儿的人喜欢游泳 D.春天,我们经常受到沙尘的侵袭
5、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运输的优势条件在于( )
A.速度快捷
B.价格低廉
C.机动灵活
D.无需换乘
6、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 )
A.
B.
C.
D.
7、关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8、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雨量充沛
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9、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
D.“三北”防护林工程
10、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面环山,平原广阔
B.河流稀少,含沙量大
C.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D.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甲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乙地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D.乙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对东北三省地表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B.黄沙漫漫、戈壁广布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1、我国的陆地面积约占是( )
A. 300万平方千米 B. 1700万平方千米
C. 960万平方千米 D. 860万平方千米
12、科技是国之重器,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是( )
A.航天技术
B.纳米技术
C.生物基因工程
D.玩具制造
13、图中协调和统一备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各国利益的组织是
A. B.
C.
D.
14、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西北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D.南方地区复杂多样
15、下列自治区与其行政中心搭配不正确的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B.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C.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D.西藏自治区……拉萨
16、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2023 年 2 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下发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和挖掘。全国共有 1557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河流域 9 省共有 637 个,如图1、图2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流域非遗项目最多的两省简称为( )
A.川和陕
B.川和鲁
C.晋和鲁
D.晋和豫
【2】安塞腰鼓是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节奏感,展现了陕北人民团结协作、豪放激情的精神,属于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安塞腰鼓是我国( )地区的文化遗产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维吾尔族传统活动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单位中,既临海,陆上又有邻国的是( )
A.湘和鄂 B.浙和沪 C.辽和桂 D.青和藏
19、亚欧两大洲以山脉、河流等为界,图中两大洲的界山B为( )
A.落基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20、“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不易积雪。“合掌造”的结构有利于防御( )
A.泥石流和台风
B.地震和暴雪
C.地震和洪涝
D.干旱和暴雪
21、______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潭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若圆日,南半湖状若弯月。
22、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_____个省,_____个自治区,_____个直辖市和_____个特别行政区.
23、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_,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24、_______高原号称为“世界屋脊”,被称为“天府之国”是________盆地。
25、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
26、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年份/年 | 1953 | 1964 | 1982 | 1990 | 2000 | 2010 |
人口/亿人 | 5.8 | 7 | 10.1 | 11.4 | 12.7 | 13.4 |
(1)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___亿人。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这十多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这说明当时我国实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国策已见成效。近年来,我国__________(填“老年”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__________(填“老年”或“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______________政策。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如果从黑龙江__________到云南__________画一条直线,则此线东南地区的人口__________,西北地区的人口__________。
27、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2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______个自治区、___个直辖市和 ____个特别行政区。
29、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①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
(3)写出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海洋名称:_______
(4)写出图中数字④代表的岛屿名称:_______
(5)写出图中数字⑤代表的国家名称:_______
30、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31、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山,流入___海,它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2)由图可知,黄河在流经____(填上、中、下)游河段泥沙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此河段流经了____(地形区),黄河的____。(填上、中、下)游河段是举世闻名的“____”,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加强______的水土保持。
(3)④⑤两河段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是____河段,原因是______。
32、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读图1“黄土高原示意图”和图2“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含沙量大的河流A是____(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2)从范围看,黄土高原东起____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____。
(3)在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中,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塬
B.墚
C.峁
D.川
(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A.冰屋
B.蒙古包
C.窑洞
D.竹楼
(5)该地形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
D.水污染
(6)符合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是( )
A.增加草地放牧牲畜的数量
B.大量开是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D.加大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产量
(7)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措施,正确的做法是( )
A.陡坡建梯田
B.坡脚建挡土坝
C.陡坡放牧
D.坡脚种优质山杏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上左图中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2)上右图中,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其与B地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mm等降水量线吻合.
(3)农业类型的分布与土地的分布密切相关,A,B所在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____业,但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差异明显,B地主要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A地主要油料作物
以_____为主.
(4)图漫画中揭示了生活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着__和__问题.
34、图1示意我国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2示意某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点地理坐标是(____),该地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____。
(2)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图中II线东段与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________(河流)一线相吻合。
(3)图2气候特点是____,该气候对应分布在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图中C地所在区域是我国干旱多发区,主要社会原因是____。
35、“葡萄沟里一串串芳香诱人的葡萄,美丽漂亮的维族姑娘……”这个场景就发生在下面这个区域内,那你能不能依图回答下列问题呢?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② 山 ,③ 山,④ 盆地,⑤ 盆地
(2)在盆地④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流经该盆地的河流①是 ,它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沿岸有美丽的胡杨林。
(3)本区最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4)我国的跨世纪工程:西气东输起点在该区域的 油气田,终点是 (城市),一共经过 个省级行政区。
(5)你认为西气东输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西部、东部地区各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