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荆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关于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临海国家,正确的描述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北靠北冰洋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大西洋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2、关于新疆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雄伟的昆仑山横亘在新疆的中部

B.高原与盆地相间分布

C.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的地形

D.三山夹两盆

 

3、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是(     

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黑龙江的江心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4、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市怀柔区举行,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出席。下列做法与此次国际合作论坛议题不相符的是(     

A.加强“南南合作”

B.加强“南北对话”

C.开辟新的国际贸易渠道

D.只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合作

5、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自(  )

A. 降水   B. 河水   C. 湖水   D. 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南多,西北少

7、国家人口政策由独生到放开二孩、三孩生育的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湿热

B.光热充足

C.高寒

D.冬冷夏热

【2】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3】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畜牧品种是(     

A.藏羚羊

B.牦牛

C.骆驼

D.三河马

【4】位于青海省的三江源的“三江”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河流是(     

A.黄河、怒江

B.澜沧江、黄河

C.怒江、珠江

D.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9、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与甘肃省相邻的是(   )

A. 湖南 B. 江西 C. 陕西 D. 广东

10、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 渤海、黄海   B. 渤海、琼州海峡

C. 东海、南海   D. 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11、下列关于图中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区,雷州半岛位于该省

B.乙省的简称是鄂,地跨长江的上中游

C.丙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同四个国家接壤

D.丁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12、读图判断,对下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是水田,位于半湿润地区

B.②区域是旱地,暖温带一年一熟

C.③区域是林地,分布在山区

D.⑤区域是草地,位于我国湿润区

13、《航拍中国新疆》:提到了“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当地有句俗话说,巴扎里除了父母,什么都可以找到。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在巴扎里,我们最可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A.居民们欢庆泼水节

B.街头艺人演奏马头琴

C.在街上能看到很多维吾尔族同胞

D.小贩们向游客兜售藏袍

【2】中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各民族相互聚居在一起

C.汉族集中在南部

D.少数民族集中在东北、西北、东南

14、我国的“黄金腰带”是指(  )

A. 东北地区   B. 南方地区   C. 长江流域   D. 北京市

15、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多的原因是( )

A.面积大,物种多

B.气候独特,适宜特有动物生长

C.孤立于其他大陆,有利于特有动物的进化

D.澳大利亚人口少

16、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窗户、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B.朝南阳光较充足

C.空气清新湿润

D.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17、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多食面食

B.南方地区河湖众多,人们多擅长游泳

C.西北地区草原辽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D.青藏地区地势低平,是“鱼米之乡”

18、下图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量变化和年均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3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人口增速持续加快

B.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C.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D.人口增速持续降低

【2】我国当前人口增长的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人口老龄化加速             ②生态破坏加剧             ③就业压力增加             ④新增劳动力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广东等9省(区)政府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推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目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区域合作。图为“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反映的省区应是(     

A.A

B.B

C.C

D.D

【2】下列城市不位于泛珠三角地区的是(     

A.杭州

B.南昌

C.南宁

D.乐山

【3】图示阴影区域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该工业基地特点为(     

A.高新技术产业较发达

B.重工业为主

C.综合性工业基地

D.冶金工业为主

20、下图是王潇手绘的街景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街景图是平面图

B.“短辫女孩”前进的方向是向北

C.图中所示时间及判断依据是早晨,路人遮阳伞的朝向

D.图中所示时间及判断依据是傍晚,公交车运行的方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中国高铁

课题资料:

资料一 2020年12月,12日郑太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郑太高铁(郑州—太原)是我国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呼南线(呼和浩特—南宁)的组成部分,中间贯穿了晋中、长治、 晋城、焦作四个地级市,大大缩短了两大省城之间的时空距离。

资料二 中国高速铁路网分布示意图

 

课题思考:

(1)阅读资料一,写出呼南线起始点和终点两省区的简称。

(2)说出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处的交通枢纽名称。

(3)阅读资料二,描述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分布特点。

(4)中国地理学会将于2021年4月在上海举办学术年会,山西的地理教师将于省会太原出发乘坐高铁集体参会。阅读资料二的高铁网分布示意图,为老师们设计出行线路(写出经过的城市即可)。

22、____一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3、在我国三大平原中,农作物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是___  _平原。

24、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25、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26、读中国地形图。

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山脉:(大兴安岭,秦岭,祁连山脉,太行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10____________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__________平方千米。

(2)根据图中数码所在位置,填写地理名称:①__________(行政中心)、③__________海。

(3)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四个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填简称):台、__________、桂、云(滇)。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界线以__________为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28、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我国的

 

29、读中国的冬季风与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题目:

(1) AB所示范围属于(季风区或非季风区)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 C处代表__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来自______洋,其风向是________D处代表__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 来自_________洋,其风向是_______;受CD影响,我国大部分呈现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3) E处代表__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 来自______地区,其风向是_____________;受E影响,我国大部分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30、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

港口城市:①___________支流:⑤____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②_____________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段;因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____

(3)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因其巨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________

(4)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⑤  D. ①④

32、感受冬奥的脚步。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图1为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图2为2022年冬奥会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观图,图3为2022年冬奥会赛区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冬奥会的举办地都位于________(温度带),_____半球。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多为_________(发展中、发达)国家。

(2)据图3可知,2022年冬奥会的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位于北京赛区的__________部,因___________、气候等自然条件优势承担冬奥会雪上项目的赛事。

(3)北京赛区承担冰上项目的赛事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双项选择)。

A.地形平坦

B.交通便利

C.气候适宜

D.场馆基础好

(4)说说承办冬奥会对延庆和张家口两地发展的有利影响(两点即可)。

33、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b、c、d四地夏季气温的共同点是_______

(2) b、c两地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_地,气温年较差小的是_____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b、c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

(4) c、d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地,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5) b、e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4、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为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____

(2)图中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是____,中线工程的意义是____

(3)东线调水方案的起点在____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其好处是____

(4)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社会原因主要是____

35、读“台湾岛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A、B等许多小岛,面积超过3.5万平方千米,其中A为____岛。

(2)台湾岛北邻C____海,南邻D____海,东临浩瀚的____洋。

(3)台湾岛的海水浴场多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东、西)海岸。

(4)几十年来,台湾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____型经济。

(5)台湾省居民以____族为主,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____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