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彰化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教科书循环使用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好政策,这一政策在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展。今秋,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将推行这一政策。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保护的资源是(  

A.煤炭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有色金属

2、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3、以下工程中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是(     

A.小浪底工程

B.葛洲坝工程

C.长江三峡

D.南水北调工程

4、读下图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落差最大的河段在中游河段

B.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誉为“水能宝库”

C.黄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

D.三门峡、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上游

5、不同的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出产于暖温带的水果是(     

A.椰子、香蕉

B.榴莲、菠萝

C.葡萄、柑橘

D.梨、苹果

6、五岳名山中,位于湖南省的是(  

A.东岳泰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南岳衡山

 

7、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A.云、台、贵、粤

B.云、台、粤、桂

C.云、贵、粤、台

D.云、桂、粤、台

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B.年降水量的分布

C.0℃等温线的分布

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9、石家庄所处的径流带是( )

A.多水带 B.少水带 C.平水带 D.缺水带

10、我国大陆河流众多,其中注入太平洋的流域面积最大,该区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或东南流向太平洋。科学工作者对中国注入太平洋的10条大河近70年的观测发现,近50年来,我国陆地河流每年注入太平洋的泥沙量不断减少,其中减少量最大的是黄河和长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部分河流向东和东南方向流入海洋的原因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西高东低

C.降水集中在我国西部

D.盛行风自西向东吹

【2】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可能减少河流泥沙入海量的是(     

A.在流域内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在沿河的湖泊内围湖造地

D.发展内河航运

11、下列旅游区属于AAAAA级风景区的是( )

A.蜀冈-瘦西湖风景区

B.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

C.扬州西郊森林公园

D.古运河风光带

12、如图中,表示河、湖的是(       

A.

B.

C.

D.

13、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上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横断山脉

B.太行山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

14、每年除夕之际,在我国哈尔滨到处是冰的世界,而我国广州却是鲜花的海洋,影响这种景观差异的地理因素是

A. 洋流   B. 地形   C. 纬度   D. 海陆

 

15、夏季,当乌苏里江洒满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冬季,当哈尔滨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季节。这说明我国:(     

A.疆域辽阔

B.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C.东西、南北距离大

D.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16、下列有关长江、黄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

B.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

C.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

D.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第二大河

17、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18、杨柳枝叶繁茂,绿化中应用较为广泛,每年四五月份,杨柳新叶吐露前后,产生的杨絮也会在各地如约而至,让人不胜其扰。读“飘絮预警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原飘絮时间比石家庄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土壤

D.海陆位置

【2】杨柳飘絮时(     

A.北京正午影子最长

B.我国白昼渐长

C.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D.东南沿海台风频繁

19、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162E 30E    B170E 50S

C15W 70N  D100W 0S

 

20、读“漫画”(下图),回答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     

A.浪费严重

B.污染严重

C.短缺严重

D.分布不均

【2】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一水多用

B.禁止工业用水

C.节约用水

D.保护水资源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防止水污染

C.南水北调

D.合理用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________

22、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归纳我国地形有何特征。我国的山区面积所占比例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我国有哪些地形:____________

山区一般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我国山区面积占比达到____________

地形特征: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____________

有利条件:____________

23、我国共______亿人,人口地理分界线是______一线。

24、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的多少。   ______

25、________  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  是对我国影响最大气候灾害.我国的“雨极”在台湾的 ________  .

26、我国共有 ______个民族,其中 _____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小,统称为 _________民族。

27、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_______地区,目前干流上的________是全国最大水电站。

28、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______自治区,回族主要分布在______自治区。

29、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______。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30、我们伟大祖国的名字的全称是   ,从东西半球看我们处在   半球上,从南北半球看,我国在   半球.从五带分布看,我国没有   带,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南方和北方   差异显著,东方和西方   差异很大.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2015年6月1日,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荆江段倾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因价值高,被誉为   “黄金水道”。

【2】游轮倾覆地点位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游河段,这里江宽水深不利于   救援工作。

【3】救援期间,该地区正处于(夏季气候特点)的季节,使得长江流量增大;浑浊的江水也给救援带来困难,这表明长江(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所致。

 

32、阅读有关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____,秦岭—淮河一线与____等温线接近。

(3)读图丙,武汉的气候为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

(4)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区)。

(5)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大

33、西部开发是我国振兴中西部经济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读图回答:

(1)读左一图,图中省级行政区A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左三图中邮票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自治区。

(2)对比左一图和左二图,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干湿地区的变化依次是   区、_____区

和半湿润区,这表明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_________,(增加或减少)造成这种

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右图,西部地区各土地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该土地类型有利于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业。

(4)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方面)

 

3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黄金周期间,中国某旅行团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旅游,对两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进行了深入了解。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洋,B.____海峡,C.____(国家)

(2)本区地处热带,____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东南亚地区稻谷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是。

(3)该半岛上有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____

(4)印度尼西亚由于地处____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

(5)游客小冰在东南亚的所见所闻不可信的是____

A.小麦是该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B.该区域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C.在马来西亚看到了大面积的橡胶园D.该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6)B.海侠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从____洲、____洲航行到____地区、东亚地区各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从成都到拉萨,线路全长1838公里,跨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桥隧总长141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81%,工程还需要面对地震频发、季节冻土、山地灾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工程投资预估算约2166亿元,被誉为“史诗级最难天路”。图12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 铁路沿线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老少边穷”地区,马尔康卓克土司官寨、昌都卡若遗址等藏羌文化、佛教文化星罗棋布,与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浑然融合,旅游资源丰富。目前,由四川进入西藏的交通主要依靠川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据悉,中国通过青藏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已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完成川藏铁路的修建。

(1)川藏铁路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川藏铁路跨越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________盆地、横断山区、____________高原;跨越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

(3)图中横断山脉大致是走向。____________

(4)川藏铁路被誉为“史诗级最难天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材料二,从人文因素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行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