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本溪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甲球是由铝制成的,乙球是由某种铜合金制成的。甲球的体积为40cm3,乙球的体积为10cm3,已知ρ=2.7g/cm3ρ铜合金=8.1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的质量为100g

B.乙球的质量为81g

C.甲球实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

D.乙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cm3

2、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

C.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3、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C.裁判员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D.苏炳添奔跑的速度约为9.1m/s

4、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就可以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依次敲打瓶口时,甲发出的音调最低

C.用不同力度敲打同一瓶口,发出的音调不同

D.改用嘴依次吹瓶口,甲发出的音调最低

5、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4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5:2

B.2:5

C.5:1

D.1:5

6、关于密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它的体积V成正比

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外科医生常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B.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可避免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可减小误差

9、长汀旅游已红遍全国,甲、乙是游客用同一架焦距不同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 到母亲园雕塑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正确的是(  )

A.拍照的雕塑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雕塑和相机的距离比拍乙远一些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拍摄画面时,相机成的像是雕塑倒立缩小的虚像

10、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随路程s的增大而增大

B.速度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C.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D.速度与路程s或时间t都没有关系

1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1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4s运动了16m

C.乙车4s运动了6m

D.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后运动

13、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14、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透镜乙的焦距比甲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15、如图所示,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B.段平均速度为

C.测量段平均速度时,为了简便,可以让小车从B点静止下滑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1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C.乙物质的凝固点为210℃

D.乙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7、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从8cm逐渐变为4cm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

B.铅笔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增大

C.铅笔的像的高度逐渐增大

D.铅笔的像的高度保持不变

18、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A.

B.

C.

D.

19、小雪利用休息日骑自行车旅行,经历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她将自己的部分路程﹣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段的运动速度是50m/s

B.乙段骑行了500m

C.丙段的运动速度最快

D.丁段的骑行时间为250s

20、金秋体育节上,八年级同学接力赛的精彩表现赢得全场的欢呼,跑赛过程中,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看台上的观众

B.手中的接力棒

C.终点的计时老师

D.比自己快的运动员

2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甲船和乙船的运动状态是(  )

A.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静止

B.甲船一定静止,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22、若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厘米,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3、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剥开包装纸之后有“白气”出现,这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24、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②乙图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为理想化模型法

③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④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芳坐在化妆镜前0.5m的地方看到了镜中的“自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___________。像到小芳的距离为 ___________m。

26、如图是敲击音叉发声时,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波形,甲、乙两图中波形疏密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图____(选填“甲”或“乙”)中波形对应声音的响度大,图_____(选填“乙”或“丙”) 中波形对应声音的音调高。

27、棉花的密度约为0.5______,一枚硬币的质量是6_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

28、端午节是中国传统佳节,这一天我们到处能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 _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______

29、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时,冰______继续熔化(填“能”或“不能”)。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后质量为______g

30、2020年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号”船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码头启航,开始执行为期20天的科考航行任务。当潜水器下潜到某处时受到海水的海水压强为8×106Pa,则此时潜水器所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当潜水器继续下潜100m时,其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为________。(ρ=1.0×103kg/m3g取10N/kg)

31、暑假,小红买了一盒巧克力去旅游,由于气温过高,巧克力有些融化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巧克力的质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这是因为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_

 

32、某次上学过程中,冬冬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 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4 m/s,冬冬同学上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3、如图所示的圆形烧瓶内装满水,用平行光束照射这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这是_______眼模型。小静同学的眼睛与这个模型相同,自习课上,她摘下眼镜。要想还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应该将书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34、今年冬季,我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的形成属于_______(物态变化名)_______(吸热/放热) 过程.“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往年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图中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正立”或“倒立”)、 _____(“等大”“放大”或“缩小”)、______(“实像”或“虚像”)。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测出小明的成绩为11.46s,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当天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求:(1)发令后,经过多少时间小聪才听到枪响?(保留两位小数)

2)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

37、如图所示,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火车的速度为多少m/s?

(2)大桥的长为多少m?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多少m?

38、某同学发现了一张旧列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他通过上表了解到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 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为多少? _________-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_________-

(3)14次列车长为200m,中途以20m/s的速度,用了多长时间才能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_______-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画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41、作出光源S点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