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变大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舌尖上的美味离不开肉,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粉”,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熔化
B.凝华
C.液化
D.升华
3、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4、小明和小红分别乘坐两辆汽车同时从石家庄同一地点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驼梁风景区,2.5h后,两车同时到达距离出发点140km的风景区停车场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驶中两车一定一直保持相对静止
B.在这140km路程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这140km路程中两车一定都是匀速行驶
D.在前2h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5、小明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6、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60mm
B.质量约为50kg
C.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6m/s
D.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10次
7、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8、有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的过程中,巧妙设计了斜面实验,被后人誉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科学家是( )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9、甲、乙两赛车在公路上比赛,若将其运动都近似按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它们同时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位置如图所示,则以下s﹣t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1、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12、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则( )
A.M处的响度一定大
B.M处和N处音色相同,频率相同
C.M处、N处振动的幅度必定不同
D.M处每秒振动次数多
13、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
B.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测量方法也能减小误差
14、在室温下,小明利用一个质量为100 g的玻璃瓶,设计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600 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350 g.由上述实验步骤,可推算某液体的密度为
A.1.5g/cm3
B.2.0g/cm3
C.2.5g/cm3
D.3.0g/cm3
15、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熔化过程用时4min
B.乙是蜡烛
C.甲的熔点是48℃
D.甲在ab段不吸热
16、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
B.如图乙所示,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
C.如图丙所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
D.如图丁所示,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下列生活中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跑大约需要
B.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D.成都平原冬季室外的平均温度约为
18、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将发声的音乐芯片悬挂于密闭玻璃容器中,向外抽气
B.将发声的音乐芯片密封好后,浸没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
D.将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
19、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0.55m
B.1.5m
C.2m
D.2.5m
20、沸腾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我们在物理课上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了实验探究学习,并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图象,下面能正确反映水沸腾的图象是( )
A.
B.
C.
D.
21、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道路旁安装隔音板
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阅览室内保持安静
22、声现象和光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中物镜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一样
B.站在穿衣镜前照镜子,人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
D.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
2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面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24、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5、一艘轮船在从大海驶入河里,它所受到的浮力____,它受到的重力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如图所示, 在甲图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乙图,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水蒸气遇冷在外壁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
27、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A长度为 cm.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A长度为 cm.
28、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_运动(前两空选填“前”或“后”),其原因是_______(选填“气体”或“液体”)具有惯性。
29、气体液化有 和 两种方法.
30、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固体为______(晶体/非晶体),该物质固体的熔点是______,“-2℃”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
31、如图甲所示。将一只装满水的试管(管壁的厚度不计),口朝下没没在水中。现抓住管底用力F竖直向上提起试管,如图乙所示。在管口离开水面前,管里是___________(选填“充满水”或“有水而不充满”);这是由于___________的作用。。
32、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___________透镜。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成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3、如图所示仪器是______,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保持金属盒的______和液体密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______,从而观察并记录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34、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随着角的改变,悬线OA与水平面的夹角将___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的。
35、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 | 衣服 | 报纸 | 平装书 | 塑料袋 | 袜子 |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m | 2.1 | 2.8 | 3.7 | 5.2 | 1.2 |
请你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原理。小华从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分析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选填“好”或“差”),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选填“强”或“弱”)。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选填“报纸”或“海绵”)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在________减弱噪音。
36、张先生驾车从深圳到广州旅游,汽车以25m/s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东莞,休息0.5h后,再以 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广州,求:
(1)深圳到东莞,汽车行驶的路程;
(2)深圳到广州,汽车的平均速度。
37、一个瓶子最多能装1kg的酒精,用这个瓶子最多能装多少千克水?(酒精的密度=800kg/m³)
38、农业上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已知
=2.2×103kg/m3、
=1.0×103kg/m3,现配制300cm3的盐水,称其质量为303g。不考虑食盐溶解所产生的体积变化。
(1)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请通过计算说明;
(2)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
39、如图中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重20N,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杠杆的B点挂一个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请画出最小的动力F1和它的动力臂L1以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 )
4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