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
C.自东向西,我国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D.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单一
2、山西省海拔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上有一种叠层石,带有奇异花纹,纹理看上去就像一本书的侧面,有层层的书页。在它的纹理中,地质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远古藻类生命的痕迹。下图示意叠层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五台山的岩层中发现了藻类生命的痕迹,说明( )
A.五台山曾经是一片汪洋
B.五台山在远古时期气候炎热
C.五台山曾经有火山喷发
D.五台山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2】目前,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风成说
B.大陆漂移假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生物进化学说
【3】山西省最低点位于垣曲县黄河库区马蹄窝,海拔为167米,叶斗峰与马蹄窝的相对高度为( )
A.3244米
B.2894米
C.2684米
D.3424米
【4】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 )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女娲补天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都是静止不动的
C.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最不稳定
D.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带
4、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个数正确的是:( )
A.11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5、从2016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目前人口总量已呈减少趋势
B.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化
C.人口分布不均匀
D.经济发展迅速,可以养育更多人口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分布有“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各民族均匀分布
C.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D.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7、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四个自治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
B.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为: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C.我国北临蒙古,东北部临朝鲜
D.我国西部通过海上交通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交往
【2】下列四个少数民族同胞对各自所在自治区的叙述可信的是( )
A.①同胞说:我们自治区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B.②同胞说:我们 自 治 区 有 全 国 人 口 数 量 最 多 的 少 数 民 族
C.③同胞说:我们这里每年都过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
D.④同胞说:我们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3】关于图中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南
B.体现了我国民族“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
C.藏族主要集中在西藏自治区,体现了“小聚居”的特点
D.汉族集中分布在南部
【4】图中各自治区简称与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①—西—拉萨
B.②—桂—西宁
C.③—疆—乌鲁木齐
D.④—内蒙古—呼和浩特
8、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A.浙江绍兴的斜顶房
B.西亚厚墙小窗民居
C.北极地区的冰屋
D.东南亚的高架屋
9、新疆牧区的优良品种是( )
A. 三河马 B. 细毛羊 C. 牦牛 D. 藏绵羊
10、读“黄河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最有可能出现的省区是( )
A.青海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河南省
D.甘肃省
【2】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
B.上游植树造林
C.下游加固大堤
D.中游水土保持
1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的是(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力条件
B.为交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为农田耕作提供有利条件
12、下列四大盆地中气候温暖湿润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四川盆地
13、被誉为“东方明珠”的是( )
A.台湾 B.香港 C.北京 D.上海
14、读“我国部分南方地区图”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3月21日下午,一架从昆明飞往广州的客机在梧州市发生事故。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
【1】梧州所在省级行政区(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贵州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云南省
【2】在梧州市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香港发挥自身优势,能为其提供( )
①信息、技术②丰富的劳动力③原料、燃料④资金⑤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15、下图是“我国大兴安岭某段及东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大兴安岭两侧都有少数民族聚居,下列属于在乙地聚居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维吾尔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6、“聚宝盆”和“紫色盆地”分别指的是( )
①柴达木盆地
②准噶尔盆地
③塔里木盆地
④四川盆地
A.②① B.③① C.②③ D.①④
17、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C.离海洋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
1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
B.有京杭运河及天然湖泊可以利用,且取水有保证
C.人口少,最为经济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19、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澳大利亚
20、七月份A城市气温高于C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有“ ”之称.
22、列举题:
(1)列举四条我国南北铁路干线________
(2)列举两条我国东西铁路干线________
(3)列举四个我国铁路枢纽城市________
23、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是: .
24、我国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25、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区域是______区。
26、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27、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的流向是_____。
28、我国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
29、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等国家和地区.
30、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该省区所在地域文化区的是
A. 那达慕 B. 秦腔 C. 阿以旺 D. 信天游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经康定、林芝,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中段穿越_山脉,横跨怒江、_、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2)拉萨市因日照充足,有“_”之称,但夏无酷暑,原因是_。
(3)青藏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种植业一般分布在_地带,如西藏南部的_、青海省东部的_。
(4)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气候类型是_。除气候因素外,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还有________。
3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A B C D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 图中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 图的民族。
33、读图1 完成下列各题。
(1)图1省的全称是 ,如图所示该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
(2)图中①是 山脉,其走向是 。
(3)本区农业以 和 农业为主。
(4)本区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和山地降水,本区古老的引水工程叫 。
(5)本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资源,西气东输一期工程起点是从塔里木盆地的 到长江三角洲的 。
34、家住哈尔滨的小华同学了解到:云南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她决定和家人去云南的西双版纳过春节,感受那里的民族特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省的简称为_________,读下图可知,云南省与_________、老挝、越南等国家相邻。
(2)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_________。
(3)春节有7天假期,小华想去西双版纳旅游的同时,还想领略一下哈尔滨到云南的沿途风光,体会南北气候差异。下表是小华查找到的交通方式资料,同时她了解到西双版纳有多个景点,但相对分散,距离较远。请根据小华的时间帮她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由哈尔滨到昆明选择_________运输,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选择航空运输,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选择_________运输,假期最后一天,小华全家乘飞机从西双版纳到昆明转机再飞回哈尔滨。
(4)小华沿途会在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穿过黄河。经过长江之后,小华看到沿途树木郁郁葱葱,河流都没有结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在西双版纳期间,小华有可能参与的当地民俗活动(或节日)是_________。
A.泼水活动 B.那达慕大会 C.雪顿节 D.元宵节
(6)在西双版纳游玩期间,小华通过微信发朋友圈,展示她的旅游经历。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选择下列词语补全小华的微信朋友圈内容。“结冰 不结冰 竹楼 木屋 火炕 电风扇 酸菜 竹筒饭”
这里的河流和我家乡的河流不一样,它们_________,这里的人们住_________,房间内没有_________。人们喜食_________,穿短袖。这里和我的家乡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部,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美丽富饶,景色迷人。2015年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运营,海南形成了“环岛三小时交通圈”,游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
材料二:海南岛河流、铁路分布图,海口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据图描述海南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据图分析海南岛高铁分布特点并分析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
(3)请从气候方面分析我国部分老年人到海南过冬的原因。
(4)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图文材料,说明海南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