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周口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8月10日,西光壹号01星等七颗卫星顺利升空;8月13日凌晨,我国成功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这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是(     

A.增强了承担责任的责任感,不惜任何代价担负使命

B.激发了青少年成为航天员的梦想,不达目的不罢休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学习上,提高学习成绩

D.增强了自豪感,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培育和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据此,下列中学生做法正确的是(     

A.中学生郑某在公园捡到他人丢失的手机,及时报警寻找失主

B.中学生王某在学校遭到他人侮辱、殴打,出于害怕忍气吞声

C.中学生刘某妈妈在小区里制止他人高空抛物,他劝妈妈不要多管闲事

D.中学生朱某在考试时发现朋友作弊,为了友谊主动隐瞒

3、周某乘坐高铁强占他人座位,而且不听列车工作人员的劝阻,铁路公安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周某进行了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该案例告诉我们(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违反规则理应受罚②要强化自身规则意识,严于律己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积极改进规则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每年的“双十一”全民狂欢购物节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原创的一种经济现象。阅读下边“历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及增速”图,我们可以看出(     

A.网络使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B.网络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实体经济

C.网络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网络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5、某校拟制作“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推荐的新闻内容是(     

①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2023年5月11日在武汉试乘开跑

④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国兴我荣,国衰我耻”,这说明了(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个人利益有时会与国家利益有冲突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放弃个人利益 ④个人荣辱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能体现“换位思考”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年2月9日,四川金堂县人民法院作出一个审判决,被告人吴某为多人破解无人机禁飞程序牟利,后果严重,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A.刑法是我们应对侵害最权威的手段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9、学习了法律知识后,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案例并进行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案例:高某因做生意向张某借了3万元,张某因家中有事多次讨要,高某拒不归还,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胜诉。

解读:高某最终承担的责任属于民事责任。

B.案例:李某在公共场所扒窃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解读:李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

C.案例:某地工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违规行使职权,造成刘某货物损害,刘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工商部门依法进行赔偿。

解读:该案件涉及的诉讼类型是行政诉讼。

D.案例:韩某在高铁列车的卫生间抽烟,引发烟雾警报器报警。铁路公安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韩某处以500元行政罚款的处罚。

解读:韩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受到了行政制裁。

10、一直以来,学生志愿者都是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中坚力量。学生群体不断壮大着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推动着博物馆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学生志愿者们的行为(     

A.展现倾力奉献社会的青春姿态

B.体现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C.塑造坚持生命至上的优秀品德

D.定能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11、“时代楷模”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8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张桂梅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原因在于她(     

A.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

B.为获得个人荣誉而全心投入

C.确保所有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D.为履行公民义务而勇担责任

12、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个注重规则的社会,我们需要多些较真儿,少些“差不多得了”。放眼公共空间,类似“霸座”这样的人不算少,故意逃票、排队加塞;一些司机在机动车道上违法停车、超车、变道等,经常引发堵车、交通事故……这反映出(     

①部分公民规则意识淡薄②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③我国交通秩序混乱不堪,无法治理④与规同行方能创建美好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警示图标,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说明(     

A.违反了上述标志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B.这些标志中有些可以不用理会和遵守

C.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规则来维护

D.这些社会规定限制了人们的人身自由

14、2023年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以“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工作目标,对网络系列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此,青少年应该(     

A.严厉打击网络水军

B.整治网络市场秩序

C.完善有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

D.提高媒介素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15、“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四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A.经济实力增强

B.推进文化建设

C.建设军事强国

D.维护国家利益

17、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岩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

D.派出所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

18、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我们应当(       

①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③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④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9、下图是我国网民遭遇的安全事件类别及比例。为了避免相关损失,你认为下面举措正确的是(     

我国网民遭遇的安全事件类别及比例:

网络诈骗       39.1%       

设备中病毒或木马       36.2%       

账号或者密码被盗33.8%

个人信息泄露       32.9%       

以上都没有       29.5%       

①相关部门要强化网络的监督管理       

②公民在使用网络时,要增强防范意识       

③公民自觉尊法守法,抵制不良信息

④网络平台严格执法,加强违法打击力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中学生张华平日不爱学习,自由散漫,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声喧哗,受到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一次,张华捡到李明的手表,李明来认领时他拒不归还,还用刀把李明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上述材料中张华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世界因互联网而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 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在网上制谣传谣,泄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宣 泄极端情绪。 小明认为:网络带来了很多的好处,让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让我沉迷其中; 小红认为:网络危害非常大,诈骗、谣言多不胜数,所以应该远离网络

请你谈谈对以上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2、小明总是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条网络信息,他认为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3、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看到一男顾客深夜就餐时落泪,厨师默默给他多煎了一根火腿肠和两个鸡蛋,并摆成“100”分形状鼓励他。

判断:

理由:

(2)路遇社会青年勒索同学,小张只求自保,转身而逃。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后,某校八年级(3)班现在正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

材料二   想享用美食却不擅烹饪?出门就想坐上便捷舒适的接送车?在家就能预定城外旅行,遍看无限风光?只要拿起手机,上网找个应用程序(App),就会有人送服务上门。

材料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带手机上学,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微信、玩游戏、写作业,更有甚者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网络丰富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表现?

(2)网络是把双刃剑,请你说出中学生沉迷手机上网的危害。

(3)网络沟通无极限,青少年应该如何参与网络生活?

25、观察下图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一体现了网络具有怎样的作用?

(2)漫画二说明网络有怎样的危害?

(3)通过对比两幅漫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6、

 材料一:  (孩子)我的家里 有个人很酷 /三头六臂 刀枪不入/ 他的手掌 也有一点粗/ 牵着我 学会了走路/……(爸爸)谢谢你光顾 我的小怪物 / 你是我写过 最美的情书/ 钮扣住一个 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 风雨无阻……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 一撇一捺……宝贝 宝贝 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

————《爸爸去哪儿》歌词

(1)从上面的歌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材料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 “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2)你能够举出“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事例吗?这种反感其实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什么心理?

(3)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这种“爱的冲突”?

 

27、材料一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的权力规范运行。

材料二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应对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行使职权?

28、仔细观察下列的几幅漫画,分析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一项权利。

 

图1:看看女儿在日记中写些什么……,侵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从楼降?!侵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凭什么搜查我?侵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班长,对不起,昨天我迟到写检查,用了你的名字。侵犯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