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②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③关爱他人一定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关爱他人要倾尽所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A.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重礼仪一定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讲礼仪仅仅是对自己熟悉的人
3、下列推导中,符合法律知识逻辑的有( )
①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承担民事责任
②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④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有勇有谋地斗争→做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是( )
A.小红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亮和小明在课堂上和班会上随便讲话
C.小丽从不在教学楼走廊里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
D.小朋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5、医护人员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环卫工人保持城市清洁,快递员帮我们把信件和包裹送到指定的地方……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表明( )
①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因侵害长津湖战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网络大V罗某被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在新浪网和解放军报等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罗某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有( )
①刑事法律规范②行政法律规范③教育法律规范④民事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小星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家中,她孝敬父母,是父母的小棉袄。在学校里,她努力学习,关爱同学;作为社会的一员,她遵纪守法这说明( )
A.在不同集体中,承担相同的责任
B.不管在哪个集体都不必承担责任
C.不管角色是否不同都只承担一种责任
D.在不同的集体中,承担不同的责任
8、抖音火爆了,平台上屡屡出现以假乱真的视频。公民在使用时,应该( )
①提高媒介素养 ②加强网络监管
③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④利用网络获取新知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9、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读书日”、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建立“书香家庭”。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从社会中( )
A.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B.提高工资收入
C.不断提高名利地位
D.获得精神滋养
10、“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学生小李假期选择“宅家”
②学生小王和同学一起赴赵一曼纪念馆研学旅行
③学生小张利用休息时间打扫社区体育馆
④学生小何在假期参与了宜宾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志愿者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从田间劳动到家务劳动,从学校集体劳动到社会公益劳动,劳动实践已经成为学生收获快乐时光的又一课堂。在劳动实践中我们可以( )
①完全融入集体,实现既定目标
②丰富人生经历,提升自身素质
③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全面发展
④树立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 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13、下列选项中三组概念的关系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①规则②秩序③法律
B.①刑罚②主刑③死刑
C.①违法②严重违法③犯罪
D.①诉讼②法律援助③行政诉讼
14、某女子发布短视频,讲述自己被造谣诽谤后报警、取证及保全证据的经过,她面对造谣和网暴作出的一步步行动得到网友力挺,被称为“教科书式”维权。不少网友对女子追责的行为表示鼓励、支持。该女子的做法告诉我们( )
①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要善用法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③要采取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要敢于和善于依法维护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于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遵守国歌礼仪规则已成为人们的内心需要和行动准则
②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秩序
③这一规则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侮辱国歌入刑,有利于维护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日前,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被告人蔡某因协助他人利用网络直播洗钱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2000元。蔡某被判刑是因为( )
①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他利用了网络直播
③其行为触犯了行政法律法规④触犯了我国的刑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某校开展“传播网络正能量”的系列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同学的行为可取的是( )
①小明通过网络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小新通过朋友圈转发了爱心募捐信息
③小红通过网络响应诚信考试的倡议
④小雨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实验等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出舱活动( )
①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②彰显着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的能力和底气
③说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唯一抉择
④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强调了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A.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B.专心读书,丰富学识
C.努力工作,奉献社会
D.关心社会,参与社会
20、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启动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中学生可以( )
①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②直接去公安机关起诉
③敢于维权,能够以暴制暴④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 2019年4月20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进行10万人全负荷压力测试,540名园区志愿者上岗,他们整齐划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成为2019北京世园会的一道亮丽风景。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甲:志愿服务正能量,承担责任助成长。
乙:服务社会无意义,各尽所能促和谐。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2、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受各种社会规则的约束。
判断:( )理由:
23、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两位同学的观点做出评析。
情绪具有两面性,表达方式要恰当。
负面情绪需面对,学会调节做主人。
24、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资料并围绕以下环节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观点评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
(2)近年来,我国为维护社会公平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两个)
◆案例说理
2020年6月,在中印边境外军悍然越线挑衅,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我边防部队官兵们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4名官兵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英雄团长以双臂独挡来犯之敌的消息披露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连日来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铭记烈士致敬英雄。
2021年2月19日,有250多万粉丝的微博博主“辣笔小球”发表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引发公众强烈愤慨,第二天被南京警方刑拘。
(3)自由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法治不自由,请结合材料谈谈法治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明理践行
看到上述材料后,同学们纷纷围绕如何守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畅谈了自己的打算。
(4)请你也来谈谈如何守护正义,做个有正义感的人。
25、学校组建舞蹈队,小青被推举为队长。正上八年级的小青,学习任务繁重,同时她作为市少年宫舞蹈团的成员,每周都要参加排练。于是小青找到老师,希望换别人当队长。老师有些为难地说:“舞蹈队刚刚组建,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你能力强,舞也跳得好,就先干吧。” 虽然小青感到为难,但她还是积极投入舞蹈队的工作中。从帮助老师挑选队员、安持训练时间、编排舞蹈、组织训练,到与队员所在班级的老师沟通、协调等,她都安排得并井有条,舞蹈队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此,她牺牲了许多娱乐和休息时间,有时也感到很累。
(1)小青为什么这样做?她这样做值得吗?
(2)请你列举两个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和事?
(3)你打算怎样履行责任,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26、据新京报2014年12月20日报道:“呼格案”中的受害人杨某70多岁的母亲在时隔18年后至今仍不知女儿受害。当年女儿出事后,担心妻子扛不住,杨父力主隐瞒,不仅是杨家人,整村的乡亲都在帮着圆这个已经持续了18年的“谎言”。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同学认为,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杨父及村民的“谎言”都是不诚实、欺骗、说谎的表现。
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辨析这位同学的观点。
27、2019年10月1日 , 我们迎来了新中国70华诞。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校团委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成就斐然】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追逐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把中国梦变为现实,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勇担使命】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习近平主席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70年来,我国从哪几个方面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2)从国内形势看,中国梦的实现为什么任重而道远?
(3)我国正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4)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担负时代使命,书写青春华章?
28、【学宪法,捍宪法】
某校八年级学完《坚持宪法至上》后,准备与团委联合宣传宪法相关知识。为此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请你帮助完成。
(1)校团委准备先向同学们宣传宪法知识,请你帮助写出宣传要点。
(2)你能帮助校团委推荐两种宣传活动形式吗?
(3)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