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蒋润天主动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结对子、交朋友,给他们讲故事、做手工;给农村留守儿童送书籍;到社区、乡村老年公寓组织参加公益演出等活动。某校要宣传他的事迹,下列标题合适的是( )
A.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见义勇为,有勇有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2、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陆续出台,人民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下列成就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
①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再创新高
③全国公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李某在网络游戏中以“赠送游戏皮肤”、“低价购买账号”等名义,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先后骗取5名未成年人的钱财共计6万余元。李某最终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下列内容解读不正确的是( )
①李某的诈骗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责任
②刑罚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③惩罚李某的犯罪行为,这种威慑力能够根除网络诈骗行为
④李某的诈骗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最终在小睿的指引下,警察成功抓捕几名嫌疑人。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有勇有谋,保障自身安全
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6、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属于诉讼手段的是( )
A.市民王某向环境监察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张某为顺利继承遗产请公证处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
C.李某到人民法院起诉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
D.刘某因企业拖欠其工资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7、近日,旨在“褒诚信、惩失信、扬法治”的“晋立信・山西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在太原上线。该平台集法院监督管理、银行审核勾选、平台曝光发布、媒体新闻监督等功能于一体,把惩治“老赖”工作从法院的单打独斗变成社会综合治理,营造了违法可耻、失信者亏的社会氛围。材料启示我们( )
A.讲诚信彰显美德,用法律促进道德
B.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
C.讲诚信不分情境,均应当一诺到底
D.要构建诚信社会,唯有靠法治力量
8、双脚丈量世界,双眼记录四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进社会生活,开拓见闻、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 )
①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③在实践中发展成就自己④一定能确保事业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近日,团中央、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专项活动的通知》。针对多种电信网络诈骗套路,青少年应该( )
A.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远离网络
B.学会“信息节食”,传播网络正能量
C.加大打击力度,杜绝网络诈骗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0、下表中角色与责任对应一致的是( )
角色 | 责任 | 序号 |
子女 |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 ① |
中华儿女 | 心系祖国前途命运,报效祖国 | ② |
学生 | 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 | ③ |
社会成员 | 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 ④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黄某在微博上发布村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村委会书记已被隔离……经调查,该信息为谣言。警方在及时辟谣后将黄某抓获。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只要远离网络就能避免违法犯罪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④要理性利用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某班学生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相关知识后,分组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是犯罪一定是违法②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③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都是违法行为④了解明确了什么是违法,就能做到不违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以下按照扰乱社会秩序的类型分类,最合理的一组是( )
①中学生王某在游览时在名胜古迹上刻下“**到此一游”,留作纪念
②八年级学生李某为了上学时不迟到,在机动车离自己较远的情况下闯红灯
③八年级学生张某和赵某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④赵某因为对拆迁补偿数额不满意,聚众围堵镇政府,影响镇政府正常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对自己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国家负责
15、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①北京一乘客因纠纷堵门,导致地铁延误8分钟——行政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
④某杂志未经过作者同意擅自刊登他的文学作品——民事违法,向检察院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这十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自强。对下列图片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
注: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③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④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④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8、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等,在朋友们点赞的同时( )
A.为了保护隐私,不要发朋友圈
B.应充分利用网络,多搜集信息
C.要增强安全意识和保护隐私意识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19、每当假期,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在博物馆触摸历史……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 )
A.解决衣食住行
B.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C.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
D.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
20、“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判断:
理由:
22、 近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富起来的中国公民越来越热衷于旅游休闲观光,与此同时,一些游客在国内或国外的一些大声喧哗、出言不逊、拥挤插队涂乱画、践踏草坪等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也屡受诟病。
对此,人们有如下一些看法,请你辨别与分析。
23、材料一 2022年6月10日,陈某志等6人在某烧烤店对被害人王某某等4人进行殴打。后经法医鉴定,被害人2人构成轻伤二级,2人构成轻微伤。经查,陈某志除涉此案之外,还是多起案件的主谋或参与者。2022年9月,人民法院判决,陈某志犯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
材料二 据悉,陈某志上学不用功,父母也管不住他,早早辍学混社会,后做水产生意,但因好吃懒做、经营不善倒闭,之后伙同他人开设赌场、非法获利,还经常干一些非法勾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陈某志终于还是倒在了他暴徒身份之下。此案曾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些许不良行为关系不大。
请结合课本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24、2017年9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举行。本届文博会继续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为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荟萃艺术精品、弘扬丝路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有国外一流的36名演员和国内420余名知名演员加盟,演出剧目13场,深刻讲述了丝绸之路上的传奇和故事,精彩演绎了各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怀,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共同价值取向,中外嘉宾和观众对此好评如潮。
(1)文博会精彩的文艺演出体现了什么?
(2)为什么要开展国家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
(3)你认为在文化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不同文化的外国友人交往?
(4)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25、材料:前不久,某校举行了“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治教育报告会。会上市少管所服刑人员小张讲述了他的“经历”:刚上初中时,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可后来由于父母离婚,无暇顾及我的生活和学习,我开始在网络中寻求安慰,迷上了网络游戏。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新朋友”,经常上网、旷课、夜不归宿、多次敲诈勒索同学;在“朋友”的引诱下,我吃上了“摇头丸”……我有时也曾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然而,我无法控制自己,父母的打骂,老师的训斥,同学的指责,使我更加放纵自己,越陷越深。后来竟然为了筹集毒资而去抢劫、杀人。我真后悔啊1 17岁,正值青春年华的我本该沐浴在阳光下,享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而我却在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请根据小张的讲述,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说明】(1)小张的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请你分析】(2)小张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请你建议】(3)请你为同学们远离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献言献策。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七年级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材料二:鲁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鲁勇背起书包上学。午餐后,鲁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敲诈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鲁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1)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凡的观点进行评析。
(2)鲁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3)公民应该如何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27、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3)问题(2)的答案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8、2014年12月5日是联合国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叶如陵、郭德江、李庆长、周明珠、吴天祥、孟繁英、赵广军、霍勇等11个“最美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
作为青少年也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并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