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邯郸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自2023年4月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周密组织撤侨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仅仅是政府的责任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以下体现这一责任的漫画是(     

A.

B.

C.

D.

3、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盗窃5辆摩托车、电动车。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违法行为必然发展成为犯罪

B.男子的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D.有期徒刑十个月属于附加刑

4、某官员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该官员当庭表示认罪悔罪。该案例警示我们(     

A.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法不可违,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法院给予相应的处罚

D.我国法律专门严惩政府高级官员

5、下列四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关爱他人

B.服务社会

C.遵纪守法

D.爱岗敬业

6、小东在校门口看见两个陌生的大人在拖拽同班的同学,而那个同学一边挣扎一边喊着:“放开我,我不认识你们。”你认为小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他们是大人,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别管闲事了②拨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

③独自一人冲上去抓住坏人,见义勇为、伸张正义④喊来其他同学的家长拦住他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我们是社区的公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地缘关系中确定的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我国多地轨道交通对儿童乘车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取消了“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的规定,这意味着“二孩”“三孩”家长今后乘坐地铁时,所有符合身高规定的儿童都能享受到免票优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与时俱进

B.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原有的社会规则都不需要修改和调整

D.人人都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9、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明

A.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B.任何责任,我们都可以通过权衡代价与回报来选择是否承担

C.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

D.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代价,也意味着获得回报

10、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的方式,全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更高水平,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东城某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两项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经政协提案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东城某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两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     )。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④养成了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中,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志愿者的微笑是杭州亚运会亮丽的名片,也已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以下对志愿服务评价不恰当的是(     

A.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赞誉与回报

B.志愿服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志愿服务是投身社会实践的亲社会行为

D.志愿服务是体验社会生活、成就自我的过程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名句启示我们要(     

A.关心社会发展

B.遵守社会规则

C.保持积极情绪

D.培养批判精神

13、以下是某校假期实践作业清单,完成此作业有利于中学生(     

“作业清单”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二:完成一次生产劳动

作业三:深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①关心社会,了解社会②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共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④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教育部正探索建设学业、学术、经济、就业等内容的学生诚信档案,作为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     

A.诚信的核心是善

B.对诚信的理解应与情景结合起来

C.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D.诚信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15、寒假期间,某校给初中学生设计了一份作业清单,这份作业清单旨在引导同学们(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二: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作业三:当一次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员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③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④只需参加社会实践,不必重视理论学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22年4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驾驶机动车时禁止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违者扣3分,罚款200元。对此同学们有了不同的看法,下列同学看法正确的有(     

①小军:这一新规的实施,限制了我们的自由,约束了我们的权利

②明明:这一新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保障人们享有自由

③字辉:这一新规有利于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保障到他人的、社会的、国家的利益

④高高:这一新规不合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A.小军和高高

B.小军和明明

C.明明和宇辉

D.宇辉和高高

17、长期以来,铁路儿童票一直是以身高作为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身高超高的情况愈发常见。自2023年1月1日起,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界线。这启示我们(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③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④规则时有变化,不需要严格遵守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遵守社会秩序,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B.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C.社会秩序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效率,增加社会管理成木

D.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19、凡人微光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你校拟举办“践行凡人善举,温暖社会齐行动”社会实践活动,下列做法符合此次活动主题的是(     

①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清理小广告②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劝阻行人闯红灯

③自觉遵纪守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④积极参与网络微公益,传递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文明有礼能体现出民族的教养和品位,很多礼仪规范早已在我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成为民族秉性。下列名言能够体现文明有礼的有(     

①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②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周官辨非》

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小学生不想值日,又怕被老师批评,于是私下花钱雇同学替自己值日。该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对此,有些同学认为不足为奇,有些同学则认为需要反思。

22、   近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富起来的中国公民越来越热衷于旅游休闲观光,与此同时,一些游客在国内或国外的一些大声喧哗、出言不逊、拥挤插队涂乱画、践踏草坪等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也屡受诟病。

对此,人们有如下一些看法,请你辨别与分析。

23、2017年4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游客“追逐孔雀,拔孔雀尾巴毛”。爆料图片中有四名游客,包括两名成年游客及两名儿童,一名男性成年游客手中持有孔雀羽毛。孔雀开屏很漂亮,可却有游客去拔孔雀毛,如此不文明的行为让人纷纷指责。不文明的游客从来都不缺乏,在公园中游玩,随手就将花摘了,或在旅游景区随意乱涂乱刻“到此一游”,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受诟病,尽管如此,不文明行为并未得到完全杜绝。

阅读上述材料后,有人认为,不文明行为只会损害自身形象。

(1)这种认识正确吗?

(2)请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八年级同学黎明在上网时搜索到了一则消息:2016年7月5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结一桩考试作弊案:28岁的汪某利用网络和QQ向考场内的考生传送试题答案,借此收取服务费。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是我国《刑法修正案(  九  )》实施后,济南首例作弊入刑案。

黎明与同学们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  1  )“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一年”体现了人民法院是什么性质的机关?行使什么权力?

(  2  )结合所学,谈谈人民法院怎样行使职权。

(  3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5、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假期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专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到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大大提升,他觉得自己和社会越来越近,不断在成长。

(1)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请举例

(2)小东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6、利用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下面的漫画并回答问题。

人们觉得很孤独,因为他们总在不断的砌墙,而不是搭桥。

 

 

(1)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们的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影响?

(2)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种心理?

 

27、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据悉,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守法精神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我国法律将违法行为分成了哪两类,请你写出来。2分

2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请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

3遵守宪法和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你准备如何培养自己的守法精神?6分

 

28、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积极献言建策;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依靠5G通信技术,在线“云监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远程在线医疗会诊。

材料二: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于网络世界里,但某些青少年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不受法律约束,肆意妄为,进而走上犯罪道路,令人痛惜。

(1)依据材料一回答: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作用?

(2)阅读材料二回答: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3)为增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自觉性,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向他人提出怎样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