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锦州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乱象、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内容、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9方面问题进行整治。开展“清朗”行动(     

A.有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

B.能够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C.违背了发展网络多元文化的宗旨

D.有效地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以下行为体现语言文明的有(       

①说话和气,以理服人                    ②与人交谈时心不在焉

③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④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改革开放新时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4、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  )

   

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

D.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C.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D.师生、业主——地缘关系

6、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时下,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信息传播快、筹款能力强、参与门槛低……网络给公益打开了“另一扇窗”,但同时全社会对网络公益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规范网络公益平台问题,某班4名同学形成了以下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A.政府要加强网络公益平合的立法与监管,依法治网

B.网络公益平合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及时修复漏洞

C.公民发现网络公益平台有虚假信息时,要及时举报

D.受助人要学会利用网络公益平台谋取最大限度利益

7、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8、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三人组成功着陆。小宇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上映后,掀起了观看热潮,观众纷纷点赞,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表达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部纪录片(     

①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②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④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1、陈某为了逃避交通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陈某受到罚款200元,驾驶证记扣9分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                  ②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④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网络方式传播知识与文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授以他人,被授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白发人创造的能量,汇聚成一股股暖流。他们(     

①老当益壮,只想挣钱   ②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③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④关心社会,实现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何某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朋友多次索要无果——行政违法行为

B.刘某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造成对方轻伤——刘某应受拘役处罚

C.周某多次偷盗名贵商品,价值数千万元——周某会受到刑罚处罚

D.黄某在开车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被扣三分——民事违法行为

14、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违法行为可能是(     

?(违法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处理法(触犯法律)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后果)

①私自离校,旷课逃学②散播谣言,扰乱秩序②谎报险情、浪费资源④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的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下列各项责任中,主要来自法律规定的是(     

A.主动让座,亲近社会

B.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C.义务教育,必须完成

D.信守承诺,勇担责任

16、刘某因为开车不慎撞坏李某的房屋拒不赔偿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处刘某恢复房屋原状。李某因此事在微信群里发表针对刘某的不当言论,对刘某进行人身攻击,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刘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承担 (     

A.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D.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17、仔细观察下图这张“网”,你能从中提取的信息是(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不同的社会关系,人的身份相同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社会关系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下列漫画中的做法值得赞扬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在2023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又见“香精大米”。安徽寿县的某米业通过违规添加香精等方式来加工大米,赫然印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等字样,但与泰国毫无关系。某米业的行为(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②违背了诚信经营的生存之道

③没有做到运用诚信智慧        ④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针对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订,明确招聘环节的禁止行为。这说明(     

①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就要废除 ②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我们需要坚定维护规则,遵守规则 ④规则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在亚运会颁奖仪式上,中国运动员孙杨坚持要求重升掉落国旗的做法让很多人点赞。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材料一:①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人们常用的通信工具。有调查显示,②微信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 ③甚至把微信视作生活的全部。但是,④微信也被一些犯罪分子盯上了,出现了不少利用微信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案件。

(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材料二:

(2)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3、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应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同学们就“如何建设美好祖国?”展开讨论,请你参与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到3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什么?

25、   社会是另一个重要的”“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另一个重要的“课程”和“教材”,实践是另一个重要的手习方式和捷径。八年级(1)就初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问题展开讨论,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1)你认为青少年有必要服务社会吗?为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新变化,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国家公布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并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国务院教育培训体系。

(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什么?

27、   8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主任邢云受审,据检方指控,邢云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4.49亿余元。此外,还有一批落马贪官因受贿被判处死缓。

(1)你认为落马贪官受审、判刑体现了犯罪的哪些特征?

(2)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28、《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依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遵循《世界人权宣言》和有关国际人权公约的精神,结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确定2016―2020年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目标和任务。

(1)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