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资阳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9月起,新版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小学生学习煮饭、煲汤、种菜、修理家电等劳动技能。教育部这一举措说明(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国家鼓励青少年都要成为体力劳动者

③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④劳动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张凤霞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3岁的她,已扎根天然气采输一线十余年。她勤学钻研,练就采气硬功夫;巧用智慧,呵护每一口气井;尽己所能,树立女工新标杆。张凤霞身上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可贵品质是(       

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②勇担责任,服务社会

③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④履行义务,追求回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场景中,你认为符合礼仪要求的是

A.在楼道里遇到不教自己的本校老师,主动问好

B.在博物馆参观,边听讲解人员讲解,边吃味道浓重的食物

C.家庭聚会时,刚一上菜,就自顾自的吃起来

D.在图书馆阅读区域,和同伴聊天,并随意大声地打电话

5、社会生活要有秩序。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由此可见,遵守社会秩序非常重要。关于社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路上行人、车辆遵守交通规则,高铁乘客遵守乘车规则,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若违反规则将会受到惩罚,这说明(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遵守规则只能靠自我提醒,不断反思

④要坚定维护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参与公共生活讲秩序,效率就会很高;不论到哪里都爱护公共设施和花木,环境就会很好:公共场所不喧哗,交往就会很和谐。这句话归纳总结了秩序的价值在于(     

①维护社会正常运行②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限制人们的行动④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22年3月,上海宝山的一家“无人售货”小超市火了: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超市由此进入了自助售货模式。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顾客无一人逃单。人们纷纷为疫情之下的这份善良和信任点赞。对此,你的感悟是(     

A.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B.要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尊重他人隐私

C.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诚信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追求

9、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其中,青少年群体占比65.6%,由此产生的一些现象引发了家长们的担忧。

家长甲:“我家孩子每天看短视频的时间比做作业的时间还要多。”

家长乙:“有些短视频中的低俗、暴力画面,容易误导孩子。”

针对这些现象,你对青少年的建议是(     

①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短视频②在发表评论时,应遵守道德和法律

③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提高媒介素养,提升网络监管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C919中国国产大型客机实现首次商业飞行、神舟十七号乘组入驻天宫、六名宇航员太空会师、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近期,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吸引了全球目光。这些成就(     

①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③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

④主要是靠脑力劳动者创造的,体力劳动者只是辅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表明(       

A.国家安全与公民息息相关

B.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根本,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C.维护国家安全只需重视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D.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12、2023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走访了某景区公园,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游览的行为规范。大家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13、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是(     

A.小红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亮和小明在课堂上和班会上随便讲话

C.小丽从不在教学楼走廊里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

D.小朋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14、小东在学习完《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时,绘制了下列图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关于“诚信的智慧”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让父母高兴,小强涂改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B.为了让老人安心,家属和医生隐瞒真实病情

C.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人都应该实话实说

D.“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

16、王某拨打110谎报险情,当地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其作出拘留三天的处罚。王某的行为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17、“书生意气,年少轻狂的我,如何变成钢铁锋芒?”时代的回答是:投身军营,把青春推上枪膛,用自己的汗水、智慧和付出,壮大中国力量。由此我们感悟到(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③青年一代要和祖国、时代共同奋斗④参军最能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某法官座客电视栏目“市民有约”,回答如何正确饲养宠物。市民询问:“我已经获得公安机关予以登记的养犬资格,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遛狗?”法官的正确回答应是(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可以不受限制地遛狗④遛狗时违反规则要受到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因非法收受财物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对该案认识正确的是(     

①该行为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处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     

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②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③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④只要强身健体,让青春绽放出给丽的光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当前处于疫情防控期,出行受限,并要落实防疫要求。小明认为没有了自由,他说:“自由不应该设置边界,更不需要法治的保障。”请辨析。

22、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但是仍有部分公民未践行这一社会规则,认为没有必要,依旧我行我素。

针对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自由与规则二者不可兼得。”请你辨析。

23、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长期以来,地摊经济因为影响市容市貌等遭人非议,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2020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对此,两位同学有以下看法,请你辨别与分析。

地摊经济真是好,加强管理离不了。

地摊经营危害大,健康发展共努力。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2018年9月20日,第六届感动“宿迁人物”颁奖典礼如期举行。王开华,他是沭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于2014年利用自家院子自费数十万元成立开华文化大院,内设诗词、书法辅导站、国学讲习室、图书阅览室、民俗展览室、名人文化墙等功能室。定期免费开办书法、国学、诗词等学习活动100余场次。还为附近的老人、儿童提供免费学习用具。同时每年资助22名贫困学生入学读书,每人每年资助金2160元。乡村因为有他,亮起了一盏灯。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王开华行为体现了哪些亲社会行为?

(2)争做合格的社会成员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亲社会行为?

25、老王今年50岁,祖祖辈辈住在环境优美的村庄,2015年他刚盖了100平方米的住宅,自己还开了个肉类加工的门头房30平方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可是,由于高速铁路的建设,他所在的村马上面临拆迁,他的耕地要被占用,房屋需要拆除。他实在想不通,不愿拆迁……

1请指出材料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分别是什么。

2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劝说老王顺利拆迁?

 

26、1请分析共筑师生情感桥梁的做法。

2根据所答,举出一个生活实例,讲述师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成功案例。可以是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你所观察到的实例。

 

27、材料一: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人群将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材料二: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子不听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相望。马女士原以为男子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说明了什么?

(2)运用所学知识对男子的行为进行评析。

(3)为了改变上述状况,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法。

 

28、2022年9月,某市教育委员会下发通知称即日起启动2022年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市各普通中小学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含民办学校)在校学生。

为响应号召,学校团委邀请你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与“沿历史足迹,学宪法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1)【第一站:做好准备】走进陈列馆,提醒同学们参观中的注意事项。

(2)【第二站:实地参观】结合参观活动的感受,谈一谈此项活动的意义。(三点)

(3)【第三站:以评促学】为明确活动要求,检验和提升活动实效,你组织同学们设计活动评价标准,需要完成以下表格。

“沿历史足迹,学宪法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过程表现

示例:认真观看、倾听

此外还可以:

 

活动成果

示例:能够撰写出实践活动报告

此外还可以:

 

注:评价结果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采用分项等级制加评语的方式呈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