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想告诉我们,青少年要(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亲自参与国家管理 ④热心帮助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一网民将亲身经历的跟团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乱象,向上级部门直接反映,相关涉事单位和个人依法受到了处罚。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图中,关于违法和犯罪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4、小治在学了《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后,对相关知识仍理不清头绪,请你告诉他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遇到非法侵害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就能解决问题
B.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有勇有谋、机智灵活
D.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犯罪行为
5、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这是因为( )
A.我国要走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B.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C.国家安全是我国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D.国家安全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6、以下是社会生活剪影,他们的行为引导我们( )
“静音车厢”让旅途更美好 戴好头盔再出发 排队出行让文明延续
A.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B.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秩序
C.弘扬法治精神,善用法律维权
D.改进社会规则,适应社会发展
7、作为网络参与者,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有( )
①加入微商团队在朋友圈和网上售卖“三无”产品
②作为贴吧版主,管理、举报不实信息与不当言论
③针对网络使用中的问题,积极在政务网站上建言献策
④化身“键盘侠”,在网上对自己看不惯的事进行谩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是我国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②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③是国家安全部门和人民解放军的事
④是爱国主义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以下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够实现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互相矛盾
③人民利益只有依靠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④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在公共场合,广场舞制造的噪音,令人难以忍受。下列说法适合劝阻这类行为的是( )
①提高文明素养,规范自身行为
②守护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③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
④违反宪法法律,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初中生王某经常旷课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了刑罚处罚。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甲: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行为乙:我要远离网络,免受其害丙:我们要防微杜渐丁: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丙和丁
D.甲和丁
12、2023年7月16日,在辽宁大连市劳动公园的莲花池,一名老人不慎落入池水中。危急时刻,一名男子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将老人救起。当周围市民纷纷围上来感谢并询问该男子姓名时,他只摆摆手留下4个字,“我是警察”。下列对该男子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温暖和希望
B.关爱他人的人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C.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值得我们学习
D.只有见义勇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3、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___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
A.严重社会危害性、不违法
B.刑罚处罚性、道德
C.严重社会危害性、道德
D.刑事违法性、刑罚
14、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他的责任心”所谓责任就是( )
A.自己不做要求别人做的事
B.心里想做但力不从心的事
C.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
D.必须做但却不去做的事
15、小尹骑自行车时,双手离开车把,交警制止这一行为时他又辱骂交警,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小尹承担的责任是(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批评教育
D.行政责任
16、观察漫画,对于图中老人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A.网络世界真精彩,老人行为无可厚非
B.网络信息复杂多样,老人应科学使用
C.网络世界是虚拟的,老人要尽量远离
D.网络有海量短视频,老人消遣无需管
1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关注社会发展
B.遵守社会规则
C.掌握学习方法
D.培养批判精神
18、小军的疑惑
2023年10月2日 周一 阴 今天在某贴吧里,我看到有一位网名“天龙”的同学,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有的还明显丑化小林。我应该告诉这位网友什么? |
以上是小军在国庆期间写的日记,针对他在日记中的疑惑,你的建议是( )
A.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传播网络正能量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19、“三年来的日日夜夜,与新疆师范大学师生一起渡过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是美好回忆,是我要重返新疆的巨大动力。”三年来,援疆干部罗江华与新疆师范大学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让我们感悟到( )
A.社会关系只表现为朋友关系
B.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社会关系
C.人的身份是通过民族关系确定的
D.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份是固定的
20、对于漫画中司机“礼让行人”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礼让与我无关,我的行为与他人无关
③文明有礼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④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小的不文明行为不必在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李某采用“买短乘长”、购买进站和出站“两头票”的形式来逃高铁票。
判断:
理由:
22、 张军很苦恼,他因为不会帮朋友保护“隐私”被朋友远离。他认为做人要诚信,就要实事求是的说出真相。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早晨,小华同学很早赶到学校,借了同学的家庭作业,“参照”了的答案。中午,他去校途中正好遇上两个红灯,没有闯,为此上课差一点迟到。下午,他参与校值日时,对学校里的个别学生乱倒垃圾的现象不闻不问,在学校记录本上写着“今日无违纪现象”。课堂上班主任老师要求同学积极参加敬老服务活动,他说:“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也要参加!”晚上,放学时,有的同学不值日就走了,小华坚持打扫好教室才回家。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小华同学的言行。
24、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刻,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增信心,凝聚磅礴力量】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辉煌成就,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
(1)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列举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守初心,坚守人民至上】
坚守初心不改就是要坚守人民至上,坚守民族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历经100年风雨征程,始终坚守的正是人民立场,以人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2)请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关系角度分析,新的赶考之路为什么要坚守人民至上?
【强决心,激励奋发作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必将指引新时代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在见证,人民在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沐浴在党的光辉下成长,应当始终跟随党的步伐,心系祖国发展,立志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3)担当作为,青年先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股切期望”?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还可将一些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微信朋友圈。下面,让我们一起围绕微信做些探讨。
(1)你会在微信中添加 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
A.父母 B.同学 C.朋友 D.老师
(2)父母建议孩子不添加陌生人为微信好友,说说父母可能有哪些顾虑。
(3)某辩论节目有一期的辩题为“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屏蔽后,自己和父母便互相看不到对方朋友圈中的内容)。你支持下列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相关知识,写出辩词。
正方: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反方: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4)给微信好友发信息后,屏幕显示“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这表明自己已被对方拉入黑名单。这时,我们也许会责怪对方无情,但更需要反省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请分析说明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人际交往一方不愿继续与另一方交往,并写出具体改进建议。
26、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自9月23日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观展人数连创新高。截至12月2日,现场参观人数突破200万人次,网上展馆点击量突破1亿次。
(1)砥砺奋进七十年,祖国大地换新颜。请你举例证明。
(2)成就振奋人心,目标激励前行。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和祖国共奋进?
27、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讲礼貌、举止端庄能使交往和谐,增强交往的效果。
材料二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2)诚信无价,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诚信?
28、 2017年1月29日,一名游客翻越动物园外面的围墙,直接跳进虎园,在近距离逗老虎时被老虎咬入园内,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这样的悲剧警示人们,要有规则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罔顾规则的低成本与好处,却忘了规则被漠视背后的风险。
上述案例说明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