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铁门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票房大卖,它的原作者刘慈欣也火了起来,成为最鲜为人知的科幻小说家。

B.我们全班同学慷慨激昂地朗诵着课文《黄河颂》,读着读着我忍俊不禁地热泪盈眶。

C.台阶造好了,原本精力旺盛的父亲却衰老了,他那灰白而失去生机的白发让我刮目相待

D.《驿路梨花》写到一个神秘的森林小茅屋,它的主人究竟是谁?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______;夏天里,______;秋天里,______;春天里,______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ìng)  湖)   晌午(xiǎng)  然勒功(yān

B. 弱(1éi古(gèn鸣(háo怏不乐(yàng

C. niè红(yīn越(zhuó而不舍(

D. 锵(kēng)  头(chàn子(jūn息凝神(bǐng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yíng)绕            (gèn)古          (gāo)头        ##dot## (qì)而不舍

B.(bǔ)育               (yīn)红          (suì)          (bīng)息凝神

C.(zhì)痛             (lán)语          (zuò)          仙露(qóng)浆

D.俯(kàn)            ##dot## (jiào)补        (sǒng)        气冲(dǒu)牛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到附近很远的地方。

B.老村长带领群众及时完成了任务。

C.一些商店挂出了“衣冠不整禁入”的牌子。

D.坚持原则是对每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6、有同学约小东去江边游泳,但小东认为夏天江水太急不安全,所以想劝阻他,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A.夏天水流太急不安全,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最近江水太急,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C.去江边?开玩笑吧!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水太急,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你看着办吧,反正我不去!

7、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的话统统删去。

C.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600公斤重。

D.为强化创新意识,学校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几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选自《虞初新志·孝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见者以为

②诘其 

③舟虽蔽,

④如者数年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

②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

【3】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乞丐的“孝道”表现在哪些地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根据提示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人际交往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示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努力就能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味年味

张松元

①今年,我们还是在老家过的年。只有在老家,才觉得有暖暖的那些年味。

②腊月二十八,一大早,我走在熟悉的老庄的土路上。路边的草垛边不时窜出几只大母鸡来,黄的、黑的,还有芦花的,它们见着我都“咯、咯、咯”地跑开了。三老太爷家的大黄狗在猪圈前使劲地啃着骨头,见到我,就叨着那骨头悄悄地溜走了。

③“大哥,回来了,到我家吃馒头哦!”庄头的大奶奶透着窗子喊道。

哦,大奶奶,不用了。我妈昨天馒头就……”没有等我说完,大奶奶已经将两个馒头放在我手里了,热热的、油油的

⑤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儿时。那时到了腊月里,弥漫着庄子的香喷喷的年货味。这味道里有那浓浓的馒头味,有那家家户户炒瓜子、炒花生的香味,有那东邻西舍做米饼、蒸糯米糕的清香,晒腌制品的小茴香、八角味。

⑥年味还在妈妈的新布鞋里。那时,冬天里,妈妈总是将不穿的旧衣服拆了,剪一块块大小不一布丁,用米粉做的浆糊把布丁粘贴在门板上或桌面上,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上一两个礼拜就硬点了,这在我们那里叫“糊布骨子”。布骨做好后,妈妈就把报纸做成的鞋样用针线缝在它上面,对着鞋样剪好,用五到七个片鞋样的布骨做一只鞋底。妈妈用大针在鞋底上一针一针地缝,那个针脚是横竖成行,大小匀称。鞋底就像一件精美的刺绣,大年初一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脚上暖暖的,心里甜甜的。

⑦年味藏在老家的年俗里。“三十晚上爬板门”。曾记得,我小时候又矮又瘦。爷爷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就让我爬板门,我也年年爬,但个子就是不长。“大年初一拜糖”。初一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和弟弟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带上新皮帽子,脚蹬妈妈的新布鞋,手拎一个塑料袋,到各家各户去拜年,说上“恭喜发财”等吉利话,大人就会给小孩一两块糖。那时候大都是水果硬糖,牛奶糖很少见,但有时也会有花生糖、高梁饴,甚至还有大红枣,那是年前结婚的人家才有。到中午时分,我们オ回家,数一数数量,分一分类别,心中洋溢着甜甜的年味。

⑧年味是那年前的忙碌。70后的我们,在记忆中那时家家都不富裕。俗话说:“小人盼过年,大人怕花钱。”大人们的腰包里钱不多,很是节省,往往几十块钱就过个年了,而且是自己动手“忙年”。那时大人很忙,对孩子们管得松,我和年纪相仿的伙伴们玩疯了,拍火柴壳、打玻璃球、抽陀螺、滚铁环,到了晚上,手是脏的,衣服是脏的,鞋子是脏的,其实过年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⑨如今的老家庄子,变成了老人庄,年轻人大都进城买了房,或者到了集体新农庄。老庄子一年不如一年,显得冷冷清清,就像我的父母亲,在一天天地老去。家里的老母亲已近古稀,忙年夜饭早就成了两个媳妇的事,她只能给做“小工”了。大年三十晚上,儿子和侄女们,在门前放着大大小小的烟花,五彩缤纷、火树银花,灿烂了老家的天空,也照亮了母亲那满是皱纹的脸庞。

         

(选自2019年2月24日《盐阜大众报》,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作者说的“儿时的年味”在哪里?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体会文章第⑨段所蕴含的情感。

【4】请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为文章写一个结尾,不少于10个字。

11、期待父亲的笑

林清玄

①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

②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时心血沸腾,特别感到那肉羹是人生难得,因为那里面有父亲的爱。

③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亲是粗犷豪放的汉子,只有我们做子女的知道他心里极为细腻的一面。提肉羹回家只是一端,他不管到什么地方,有好的东西一定带回给我们,所以我童年时代,父亲每次出差回来,总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④父亲是影响我最深的人,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透过这些工作,启发了我们的智慧,例如我们家种竹笋,在我没有上学之前,父亲就曾仔细地教我怎么去挖竹笋,怎么看土地的裂痕,才能挖到没有出青的竹笋。二十年后,我到竹山去采访笋农,曾在竹笋田里表演了一手,使得竹农大为佩服。其实我已二十年没有挖过笋,却还记得父亲教给我的方法,可见父亲的教育对我影响多么大。

⑤父亲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他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于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他说:“创作者是农夫,理论家是农会的人,农夫只管耕耘,农会的人则为了理论常会牺牲农夫的利益。”

⑥父亲的话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用农夫的观点来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语中的,意味深长。

⑦有一回我面临了创作上的瓶颈,回乡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恼说给父亲听。他笑着说:“你的苦恼也是我的苦恼,今年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年还要不要种香蕉,你看,我是种好呢?还是不种好?”我说:“你种了四十多年的香蕉,当然还要继续种呀!”他说:“你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呢?年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

⑧我自以为比别的作家用功一些,主要是因为我生长在世代务农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没有不辛劳的农人,我是在农家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像农人那么辛劳?最好当然是像父亲一样,能终日辛劳,还能利他无我,这是我写了十几年文章时常反躬自省的。

⑨我每天每夜向菩萨祈求,保佑父亲的病早日康健,母亲能恢复以往的笑颜。

⑩但愿,但愿,但愿父亲的病早日康复。以前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看我不会农事,他会跑过来拍我的肩说:“做农夫,要做第一流的农夫;想写文章,要写第一流的文章;要做人,要做第一等人。”然后父子两人相顾大笑,笑出了眼泪。

我多么怀念父亲那时的笑。

也期待再看父亲的笑。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父亲对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我吃肉羹时心血沸腾,特别感到那肉羹是人生难得。(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则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从修辞的角度)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作文。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请以“ 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最美、慈祥、欣慰、放心、满意、灿烂……等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除诗歌和戏剧外);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认真书写,字迹美观,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