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阿坝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排比

B.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设问

C.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反复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比喻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刚走到门口,我就闻到了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B.李娜在法网公开赛中夺冠,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喜悦与自豪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C.我躲在季节的角落里,沉醉于文字带给我的温暖。

D.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看到了志愿者们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市中小学已经建立校园足球队78个。

B.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C.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D.伸向唐王湖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夏天与荷花亲密接触。

4、关于《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杂院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就有二强子一家。二强子一家共有五人,为二强子夫妇、三个儿女——即虎妞和两个儿子。二强子把虎妞以二百块钱卖给了一个军官。

B.在兵荒马乱中祥子连人带车被十几个大兵抓走,后来他趁乱逃出来并冒险地牵回了三匹骆驼换了钱,这笔钱他先是存放在人和车行老板刘四那里,后来自己保存在一个瓦罐里,最后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D.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随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B.爸爸笑着对明明说:“我出差这阵子,你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

C.女登山者麦子在连续两年攀登珠峰遇挫后,义愤填膺,痴心不改,终于在今年5月20日成功登顶。

D.见到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惹得四邻投诉,张先生深恶痛绝,深感对不起去世妻子的嘱托。

6、下面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潜艇是尼摩船长自己设计制造的。

C.《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尼德·兰,捕鲸手康塞尔,“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后,积极打造新课堂,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我市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事关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繁荣与稳定。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B.见往事        往事:指历史

C.当涉猎       但:但是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知晓事

【2】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翻译: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翻译: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C.肃遂拜蒙母                           翻译:鲁肃于是告别吕蒙的母亲。

D.及鲁肃过寻阳                       翻译: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

【3】下列对《孙权劝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吕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了结果,而省略了吕蒙如何学习的过程。

B.吕蒙学习前后判若两人,“大惊”是鲁肃吃惊的表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发出的情不自禁的赞叹。这从正面反映出吕蒙学习效果显著。

C.吕蒙的变化给了我们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启示。

D.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现了鲁肃的敬才和爱才。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5)韩愈《晚春》一诗中“_________ ________”,表现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的情形。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诗人以梦境来表达爱国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之中,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文有删改)

1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3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4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1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30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对选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对于《山海经》念念不忘,最后终于得到。

B.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及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C.阿长有伟大的神力,我非常怀念她。

D.《山海经》是我最初得到的宝书,给了我深远的影响。

2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B.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惊讶、恐惧的神态,觉得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C.形象地写出了阿长对我的理解和关爱使我非常感动。

D.形象地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3下列各项说法中,与文段内容不相符的是( )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想方设法为我买来一套,表明她尽管没有文化,却能够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写出阿长对我的爱。

B.文段中对长妈妈先是称“阿长”,后来称“我的保姆,长妈妈”,表明我对她的态度有了转变。

C.“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一句突出我对阿长的敬意和感激。

D.这四本书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原因是书的刻虽然粗拙,但图文并茂内容很深刻。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初中的生活像乐曲的组曲,其中穿插着小号的嘹亮、牧笛的豪迈、小提琴的清越、大提琴的低沉、扬琴的欢跃……初中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新奇,有苦恼,有快乐,有伤心,有激动……有时还苦乐相随、五味杂陈,但只要你用心细细品尝,就能尝出其中甘甜香醇的滋味。

请以《我喜欢这样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书写工整、规范,标点符号占格,不少于 600 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