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滁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字贴       粗拙       心有灵犀       铤而走险

B.荒僻       署名       慷慨淋漓       以身作则

C.屏嶂       取缔       语无伦次       怏怏不乐

D.修葺       烦燥       妇儒皆知       沥尽心血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河中石兽》的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然后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他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至恰达耶夫》等。

D.《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3、对下列短语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   并列短语 B.接受任务   动宾短语

C.完全相信   主谓短语 D.外国朋友   偏正短语

4、下列作品、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

B.《资治通鉴》——司马光

C.《水浒传》——施耐庵

D.《楚辞》——屈原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6、下列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huó)越     (jiào)对            (lǔ)          (rú)皆知

B.(gèn)古       (huáng)恐          (qī)          (tíng)广众

C.(tuǒ)帖       (lù)宿               (dá)观          悲天(mǐn)人

D.(jīn)持       (shè)足             (zhì)热        忍俊不(jīn)

7、(题文)下列短语不完全同类的一项( )

A.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土地和杂草 表扬与鼓励

B. 一泓泉水 外国朋友 完全相信 第一场秋雨

C.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大家唱歌 小明进门

D.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热爱祖国 祖国繁荣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乡里称孝______   (2)博览而不守章句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根据本文的介绍,王充读书的最大特点是(用文章原句回答)

4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1)句还需填上作者,第(2)句还需填上诗题。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2)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____》)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在困境中仍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6)“二十年春秋,绚烂了几代人的童年,染白了您的头发。”这句礼赞退休教师无私担任小学课外辅导员的话语,令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③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页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选文中写到的“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有哪些?

2第②段“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中的“百分之八九十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3解决“倒悬的错觉”的方法是什么?

4结合第⑨段的内容说说作者具有怎样的品质?

5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作者为了调整“本末倒置”的错觉,往往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

(2)在太空中听到的神秘的敲击声会有规律地一直响个不停。( )

(3)作者认为这个神秘的声音很害怕。但属于正常现象。( )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老王》(节选)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黃的干皮,打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⑦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

⑪“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⑫我没再多问。

⑬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请概括选文①至⑨段的内容。

2请赏析第①段划线句子“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镶嵌”一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⑨段中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为什么说“害怕”“糊涂”呢?

4选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根据提示及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记述和思考一下成长中的这些错误,可以让下一步走得更扎实,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聪明、更快乐。

请根据你的亲身经历、体验或看法,以“错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