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五家渠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把每个同学的优点展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对班集体就会更热爱。(把“只有”改为“如果”,或把“就”改为“才”)

B.两项国家级基地落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大增添了发展动力。(在“落户”后面加“在”,“增添”改“增强”)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在“城市”后加上“的称号”)

D.经过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删去“经过”或“使”)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经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C.面对日本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行为,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

D.语无伦次的向周围人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神志清醒,语义清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在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它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C.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播。

D.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广泛开展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微环保”的活动,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的关键。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选聘        波澜        马革裹尸        锋芒必露

B.喧闹        屏嶂        鞠躬尽粹        心不在焉

C.秩序        慷概        至死不懈        妇孺皆知

D.奠基        谣言        迥乎不同        目不窥园

5、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是( )

A.《西游记》----唐僧----计收猪八戒

B.《红楼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C.《三国演义》----关云长----单刀赴会

D.《水浒传》-----武松----醉打蒋门神

6、下列各组中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迸贱   惶恐  肿怅  语无轮次

B.竹蔑   烦燥  头颅  千均重负

C.吞噬   忏晦  猥琐  天崖海角

D.点缀   蒙眬  俯瞰  五脏六腑

7、选出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   (   )

A. 受益浅/土匪   侮辱/ B. 姹紫红/红 热泪盈/门

C. 痛疾/疾 鞠躬尽/憔 D. 不可摸/磨   结/针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卖油翁》,完成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以我酌/油知之。 D.惟手/熟尔。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精湛吗?

B.尔安敢轻吾射!译文:你为什么要否定我射箭的本领呢?

C.睨之久而不去。译文:斜着眼看他,很久才离开。

D.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译文: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  矜:表现他的骄傲自大。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之,久而不去。睨: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是很在意。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微颔: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有肯定的意味。

D.康肃而遣之。 笑:既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酌油技术的不服气,又显示出了他的自高自大。

4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陈尧咨善射,卖油翁只是略表赞许。作者以极其精练的笔墨提出了矛盾,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悬念,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

C.本文故事虽短,但记述详尽,铺排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说理透彻,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

D.文中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古诗文名句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5)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圮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叼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注释)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1本文记录不同时期杨绛先生的若干往事,展现了先生的多个侧面的特点,请填写下列的表格。

时间

事件

杨绛先生的特点

文革之前

会场极少发言

(1)______

文革之初

(2)______

坚毅凛然

文革后期

接济青年人

(3)______

20世纪80年代

(4)______

谦和幽默

 

 

2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1)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

(2)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

3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

4假如杨绛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不少于20个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A)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B)“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得错落搭开的三层叶粽,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蓄。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以为___________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___________、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

2第①段引用端午的歌谣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⑤段A处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

4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⑤段中B处画线句子。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5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作文: 

同学们,还记得作家莫顿·亨特在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总结出的战胜困难的方法吗?在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把大的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困难,然后认认真真地去一个个解决这些困难,不要被最终的目标所吓倒,要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最终又是怎样战胜困难的,从中有什么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呢?

请把“战胜   ”的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生动地记叙你“战胜   ”的经历,写出你的真实感受或阐明你从中受到的启迪。

要求:1、写出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2、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及师生的真实姓名;3、要有至少一处细节或场面描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