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潜江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做法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

A.a=b

B.a>b

C.a<b

D.a≥b

3、“数字化” 赋能化学实验。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到170秒,绘制出图2曲线AB段,接下来用热毛巾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绘制出曲线BC段。300秒时拿掉毛巾,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静止不动

B.对比AB段与CD段,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了

4、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干冰

C.石油

D.碘酒

5、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劳动项目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还原性

B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

C

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D

用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离子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所以凡是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凡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均属于同一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电解水实验两个电极表面产生气泡,一段时间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红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

用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画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

除去中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点燃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湿润的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A.A

B.B

C.C

D.D

9、2023年夏天,临沂市“水韵琅琊”旅游项目——水上巴士夜游沂河,一票难求。沂河是临沂人民的“母亲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沂河水中,只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

B.为防治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加入明矾,可吸附除去沂河水中的钙、镁离子

D.可以用加肥皂水的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软水

10、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入固体

C.加热反应

D.收集NH3

11、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44:18

C.丁物质中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1:1

D.甲醛分子由 1 个碳原子、2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A.A

B.B

C.C

D.D

13、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变

C.甲乙都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不变

14、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氯酸钾、石油

B.干冰、氧化铜、矿泉水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天然气、煤

1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较小,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1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17、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反应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1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碳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C.通电分解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19、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

20、作为奥运接力火炬的燃料要求在常温下既易液化又易气化,下列物质最适合作火炬燃料的是

选项

A

B

C

D

化学式

C2H6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88.6

-42.1

-0.5

36.1

熔点/℃

-183.3

-189.7

-138.4

-129.7

A.A

B.B

C.C

D.D

2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使蜡烛的着火点变为0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22、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9.0g

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

24、以下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图像是

A.①表示电解水时生成H2和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②表示两份相同的H2O2溶液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分解

C.③表示充分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④表示向一定量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二、(共2题,共 10分)

25、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6、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氢分子________;(2)铝离子________(3)硫酸根__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5人体缺少________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6)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制145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 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_g ;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1g/ cm3

② 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先将_________g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游码移至____g处(5g以下用游码),然后在左盘添加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③ 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___________搅拌,使其溶解。

④ 存贮: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________,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然后进行过滤。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中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从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

④是阴离子的是_____

3)如图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写出它的离子符号_____

30、按要求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氮分子______,氩气______,3个铜原子______,两个亚铁离子______,负二价的硫酸根______;氯酸钾中氯元素显+5价______

31、我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某兴趣小组为了翻新铁架台,设计了以下三个步骤:①用砂纸打磨铁架台  ②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短时间浸泡,水洗并擦干净③防锈处理.

(1)铁架台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仿照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写出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方便后续使用,请写出步骤③的一种方法:   

 

32、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动汽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

(2)“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 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 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3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时温度为_______

(2)40℃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水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

(3)40℃若要将7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50克可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40℃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克。

34、在H、O、C、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用语填入空格中:

①炼钢的气体是___________

②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

③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④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___________

⑤生活中的甜味剂是___________

35、硅是制作芯片的基础材料,结合元素周期表给出的信息,硅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计算新型保温材料Al2SiO5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36、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组成的角度分析:水是由_____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 氢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填写图示编号)

3)从资源角度分析: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利用这个净化水的装置可以把硬水软化

B 此装置中活性炭只起到过滤的作用

C 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还不能作为直接饮用水

4)从变化的角度看: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5mL,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mL。水通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探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白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3)Y形管中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8、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注;B中饱和石灰水就是澄清的石灰水)

(1)图A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除了用手握的方法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B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还要控制______相同;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图C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燃烧时可以看到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结合实验现象推测该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五、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用符号及数字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2)氧离子____(3)铝离子________

(4)汞元素____(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6)氯原子_______(7)2个钠离子_______

(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40、据报道,今年5月,某货轮在维修期间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大量二氧化碳从船用灭火装置中泄漏进入船舱,造成人员伤亡。

(1)二氧化碳能灭火反映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这次意外发生后,抢险人员向船舱喷水,以降低舱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理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