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数:3.142,,1.01001000100001,
,
,π﹣3,其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各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1,2, B.6,8,10 C.5,12,13 D.10,15,20
3、若 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是非负数
4、如图,在Rt△ABC中,∠ACB=90°,AD平分∠CAB,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4
B.3
C.2
D.5
5、如图,中,
,
,
的垂直平分线
交
于
点,交
于
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中,对角线
,
交于点
,且
,
,则
的周长是( )
A. B.
C.
D.
7、为了解我县2019年八年级末数学学科成绩,从中抽取200名八年级学生期末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
A.200
B.我县2019年八年级学生期末数学成绩
C.被抽取的200名八年级学生
D.被抽取的200名我县八年级学生期末数学成绩
8、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两点A(x1,y1),B(x2,y2),且x1<x2<0,则y1,y2的大小关系为( )
A.y1<y2
B.y1>y2
C.y1=y2
D.无法确定
9、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11、某市居民用电价格是0.53元/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x(千瓦时)与应付电费y(元)之间满足y=0.53x,则其中的常量为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
12、若要说明“”是错误的,则可以写出的一个
的值为______.
13、如图,在中,AB=AC=5,BC=6,点M为BC中点,
于点N,则MN=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为________
15、计算:________.
16、已知甲骑电动自行车和乙驾驶汽车均行驶90 km,甲、乙行驶的路程y(km)与经过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填空:
(1)__________出发的早,早了_____h,__________先到达,先到________h;
(2)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_________km/h,汽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km/h.
1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点H,连接OH,∠CAD=35°,则∠HOB的度数为______.
18、(1)为掌握我校初一年级女同学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测了100名女同学的身高,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
(2)为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在这次调查中:
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
19、在中,斜边
,则
______.
20、若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则(a+b)=______
21、如图,把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斜边上的高
剪下,与剩下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1).
(1)想一想,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叙述)
(2)按上述方法做一做,请你拼一个与图(1)位置或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在图(2)中面出示意图.
2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3、(1)写出图1中函数图象的解析式 ;
(2)如图2,过直线上一点
作
轴的垂线交
的图象于点
,交直线
于点
.
①试比较与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若时,求
的值.
24、如图,在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
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
(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图ADCF是菱形?为什么?
25、计算:
(1);
(2)已知,
,求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