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铁、土
B.化合物:石墨、二氧化锰
C.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D.混合物:空气、氯化钠
2、下列围绕“如何应对水缺乏”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B.在目前条件下,大量燃烧氢气和氧气产生水,供人们使用
C.将污水处理后再使用
D.积极探索海水淡化的新技术
3、净水机中加入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A.难溶于水
B.稳定性
C.还原性
D.吸附性
4、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人造卫星会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方程式中X为
A.3
B.4
C.5
D.6
5、远程飞行的运载火箭动力由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提供,高氯酸铵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
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雾
7、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氧作助燃剂
B.液氮作制冷剂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铜丝作导线
8、已知通过下列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该过程中有1种单质,3种化合物
C.丙物质燃烧火焰呈蓝色,且点燃前需要验纯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某无色气体可能由、
、
、
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球生成,罩在火焰上方的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①、
②
、
、
③
④
、
、
⑤
、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0、多巴胺(C8H11O2N)被称为“快乐因子”,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16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153g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过滤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氢气爆炸、火药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因此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的着火点越低,越易被点燃,所以木柴架空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用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所以用汽油洗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炉炼铁
B.胆矾的研碎
C.干冰升华
D.酒精的挥发
14、下图所示实验与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图1,盐酸与Na2CO3粉末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仍保持平衡
B.图2,软水中产生的泡沫少,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多
C.图3,乙中溶液无明显现象,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图4,甲管中气体可被点燃,乙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5、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H2O
B.Na2CO3
C.CaO
D.CaCO3
16、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硝酸钾
B.蔗糖
C.面粉
D.氯化钠
17、“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铁、锌、铅都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8、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故二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
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
19、下列属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是
A.液态呈淡蓝色
B.难溶于水
C.有毒
D.不能燃烧
20、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的质量为50.94
D.V2+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
2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能供给呼吸,而氮气不能,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22、中国航天员做了一个乙酸钠的“冰球”实验,下图是乙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乙酸钠属于易溶性物质
C.20℃时,乙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6.5%
D.饱和乙酸钠溶液降温结晶可形成“冰球”
23、安全重于泰山,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上必须张贴警示标志。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A.易燃液体
B.腐蚀品
C.爆炸品
D.有毒品
2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水银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液柱降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D.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焦炭用作炼铁
B.干冰作制冷剂
C.金刚石裁玻璃
D.石墨制作电极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27、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下列情况中,一定改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_____,可能改变的是______。
①原子得失电子后,质子的数目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
③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④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⑤铜与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28、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蜡烛。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是_______;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_______。
29、(6分)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化学式为 。
(2)若甲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甲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3)若甲是一种气体单质,可分别由X和Y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解反应制得,且X可生成Y,则Y的化学式为 ,X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甲能与水反应且放热,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当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减小
C.反应后溶剂的质量增多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30、(6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碳原子 ;
(2)3个镁离子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4)最简单的有机物 ;
(5)2个二氧化硫分子 ;
(6)5个铵根离子 。
3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氢气可由锌和硫酸反应获得,同时生成硫酸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氢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氢气可由锌和硫酸反应获得,同时生成硫酸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仪器名称:A ,D .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前关闭开关C,打开开关B,在甲中加入锌粒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后用试管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 .再次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氢气并迅速插入乙装置中,直至火焰刚好熄灭时关闭开关B,冷却至室温后,下一步操作是 ,在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即达到实验目的.
(4)已知CO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若将如图中的甲装置撤去,用CO气体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实验 (“能”或“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应如何改进? .
32、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目前还未计入我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氮气 ②臭氧 ③可吸入颗粒物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
(2)下列有关空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室效应对人类有害,应完全消除
②臭氧空洞主要由于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引发
③减少火力发电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④立即禁止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全面消除空气污染
(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下列实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33、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
(2)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要 想从A溶液中获得C 晶体,最好采用____结晶.
(3)Q 点在 40℃时,若表示 A 溶液,则是_________状态(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若表示B溶液,则是_______状态,若表示 C 溶液,则是______状态。
(4)在 10℃时,小红同学能否配制 40%的 B 溶液______,在配制50℃的44%的B溶液过程中,称量药品时,若是天平向左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5)若 B 物质是硝酸钡溶液,则 B 溶液中溶质粒子是_________(填符号)。
(6)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w(A)、w(B)、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4、完成下列小题
(1)小雨同学想买一个笔记本电脑作为学习使用。他进入商场发现工人正在维修防火帘,他很奇怪一一布也能防火吗?这种防火帘就是一种耐高温、阻燃、防腐的硅胶布。硅胶布是以玻璃纤维布作为基布,经有机硅橡胶(含有硅原子的合成橡胶)压延或浸渍而成,所以硅胶布是一种___________(填序号)新产品;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
(2)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是保护机体最直接的方式,常见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材料有合金外壳和塑料外壳,合金外壳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光泽好、耐磨、易加工的18K黄金
B.强度好、密度小且抗腐蚀性好的硬铝
C.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3)笔记本电脑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待机工作,主要是靠里面的电池供电,此时使用笔记本观看微课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用→表示);
(4)笔记本最早使用的是镍镉电池,充电过程是电池内部的Cd(OH)2与Ni(OH)2在通电时反应生成了NiO2和一种金属以及一种常见溶剂,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前后镉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
3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如图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_______,132.9是该原子的_______ 。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X |
|
|
| Y | Z |
|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____
37、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重要内容之一、小敏同学在学习了化学之后,在实验室对氧气的制取原理、装置、检验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任务一:氧气的制取原理
(1)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物质有固体有液体,请写出用白色固体和黑色粉末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式表达式)______。
任务二:氧气的制取装置
如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2)BC装置使用时各有优点,选择一种写出来______。
(3)要收集较纯净氧气,应该用如图______装置。
任务三:氧气检验方法
(4)验证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38、(9分)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两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①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①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到溶液
② 从上述烧杯①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
③ 另取一个烧杯②(如图),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①②两个小烧杯。过了几分钟,观察到
综合②③实验说明分子
反思:为什么两个烧杯不同时变色呢?
查阅资料:不同的分子在相同的条件下运动速率不同。
由此可根据现象推断 分子运动速率快(填氨或酚酞)。
39、请分析粗心同学下述实验失误的原因。
(1)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药品时药品粘在试管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里固体药品加热试管破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内液滴飞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水的用途
水是常用的溶剂,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a溶解 b称量 c计算 d装瓶存放 e量取,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现欲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2)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所配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或“>”)6%。
(3)取6%氯化钠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_g,可得到3%氯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