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报告指出,目前网络游戏呈现成人化趋向,游戏中不仅有直观的暴力、色情、恐怖内容,而且游戏中的一些道具或设置,存在诱导不良价值观等。

B. 自从抢红包成为更多人“贪便宜”的渠道,便不断出现被骗、被盗者。有的是接收了肆意传播的假红包,有的是安装了带有木马病毒的插件。

C. 配送员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工作。如何为配送员创造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是京东一直在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D. 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某小区物管背着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将小区绿地改为停车场,将业主的活动场所出租赚钱,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B. 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由于债务危机已经导致债务负担出现不断加剧的趋势,使国家主权风险迅速提高。

C. 根据超声定位原理制成的盲人探路仪,包括发射超声波的装置和把物体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变成盲人容易分辨的信号的装置两部分。

D.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一次推动西部发展的盛会,是一曲由“合作”和“拓展”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3、下列的通告在表达上,得体的一项是()

A. 我是东海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信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通知我。(应聘邮件)

B. 冬天已过,重庆即将迎来旅游的旺季。在这里,我谨代表单位向鄙市发来贺电,预祝新的一年重庆旅 游业节节攀升,再创佳绩。(祝福信息)

C.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待定条件下的作为论,雍正皇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 贤君的惯常定义,雍正皇帝也完全可以列于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雍正皇帝)

D. 据报道,2017年共有361位民警在工作中丧命,6234人负伤。对此,公安部表示,警察的执法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支持。(时事新闻)

4、古琴在哪一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 )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5、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并且小说取名为“祝福”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始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封建势力、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B.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主要是表现鲁四老爷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突现这个封建卫道土的淫威;同时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C.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至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

D.小说结尾再次写到“祝福”,与篇首呼应,以喜写悲,既反衬祥林嫂惨死的悲凉,又突出清王朝严酷的阶级对立的现实,深化了对封建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艺学家诺思罗普·弗莱如此解释喜剧的运动方式:喜剧冲突是新旧两种道德力量或社会势力的冲突,是从一种社会形式走向另一种社会形式。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也曾指出:“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揭露假、丑、恶的东西,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喜剧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对现实的敏锐力和巨大的勇气。幽默,轻松,诙谐,喜剧所呈现出的外在形式特点,更表明喜剧精神所达到的拈花微笑的态度。乐观主义精神是喜剧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生活,更勇于承受,善于反思,相信人的力量,以更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以摆脱的烦恼中,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在嬉笑怒骂中传达一种更为深沉的快乐。

喜剧不应仅仅是滑稽逗笑、语言嘲弄或对社会表象简单夸张的再现。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著名戏剧大师陈白尘先生的作品《升官图》,把官场交易、官僚政治的复杂与丑恶揭露无遗,相对于角色人物可笑的言行举动、故事情节的荒唐与巧合,作品的生命力更基于对国统区官场现实深刻的思考,它甚至揭示了永恒的人本困境。当前,争论谁才是舞台的“一代宗师”,哪部片子堪称“喜剧之王”,何种表现形式为观众所接受,以及哪句“俏皮话”容易出彩,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喜剧作品要保持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能力,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喜剧精神指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2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行文思路。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蒹葭》中“_______  ”句表达了清晨的露水尚未干的意思,“________  ”一句表达了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还没被蒸发完的意思。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 苇叶”比喻小船,写出了 他泛舟赤壁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美妙感受。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秦人对六国 掠夺来的珍 宝毫不珍惜、生活奢侈的情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的高尚节操,揭示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突出表现了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6)杜甫在《登高》中抒发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惆怅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8)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调动听觉,视觉来描写乐声由婉转流畅变为冷涩。

(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夜的静谧和月的皎洁来衬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10)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里提出,古代求学的人都必定有老师,老师是与身份贵贱、年龄长幼无关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以物起兴,感慨时光已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语言精练传神,作者开篇先用“_____________”一句将滁州的地理风貌一笔勾出,接着又用“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琅琊山的特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陈述自己坚持美德,九死亦不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里表明女子决心终止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士”抱负远大,意志坚定,承担责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面小题。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 ,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 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 “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C. “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 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D. 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诗人人生悲叹。其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手法一致,情感并不相同。

E. 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2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养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楚辞·渔父》)

1下列诗句中的“渔父”形象与《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C.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杨慎《临江仙》)

D.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

2《楚辞·渔父》中“清”“浊”有多层意思,请分别解释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战士,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立下多次战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60多年来,张富清深藏功名。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被发现。

(2)陈俊武院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中国石化工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

(3)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1978年冬,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4)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30多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人,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截至2019年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楷模,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发布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

  阅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参加学校开学典礼,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自拟标题,写一篇以“致敬楷模,争当先锋”为主题的演讲稿。

  ②给某位“时代楷模”写一封慰问信。

  ③观看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直播视频,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