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来宾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溶质多的溶液

B.溶质少的溶液

C.含100g水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H表示氢元素或氢气

B.Fe2+表示铁离子

C.SO2表示二氧化硫分子

D.5CH4表示5个甲烷

3、坚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海洋治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的自净化能力很强,可以将各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B.“可燃冰”燃烧后无残渣和废气,储量丰富,但是开采时要注意防止造成污染

C.海洋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沿海建各种大型化工厂,无限制地提取海洋化学资源

D.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验证H2的燃烧产物

B.鉴别H2O和H2O2溶液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除去N2中的O2

A.A

B.B

C.C

D.D

5、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

B.铜的原子序数是29

C.铜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有关劳动项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热性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河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D

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保护

A.A

B.B

C.C

D.D

7、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淡化

B.铁钉生锈

C.海水提镁

D.工业炼铁

8、尿素是一种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含氮量较高的固态氮肥。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氨气()

B.二氧化硫

C.氮气

D.二氧化碳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Ⅱ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步骤Ⅰ、Ⅱ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该实验可以推测出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可减少环境污染

10、3.2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物质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4

D.物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11、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下列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或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鸟千达建设卡鲁玛水电站

B.巴基斯坦建设恰希玛核电工程

C.匈牙利建设考波什堡光伏电站乎

D.雅万高铁建设时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1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3、颜色是实验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下列有关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C.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14、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生石灰中的少量碳酸钙

高温煅烧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C

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用带火星的木条

D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A

B.B

C.C

D.D

1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银

B.氧气

C.氯化钠

D.金刚石

1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B.氧化物:氯酸钾、五氧化二磷

C.化石燃料:煤、石油

D.金属材料:氧化铁、不锈钢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18、中国北斗,星耀全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属于非金属元素

B.R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Rb原子核里有37个中子

D.m的值是37,n的值是1

1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滤纸折叠

20、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a(OH)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21、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2nXOm,X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则X元素的化合价是

A.+ (m-n)

B.+ (2m-n)

C.+ 2(m-n)

D.+ 2(n-m)

2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

B.露天焚烧垃圾

C.深埋废旧电池

D.排放未处理的废气

2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B.三种金属单质的活泼性X>Y>Z

C.Z比X活泼

D.Y排在金属活性顺序表“氢”前

2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添加固体药品

D.放置胶头滴管

25、要使图中的b液面上升,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氢氧化钠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和水 ④蔗糖和水 其中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2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物爆炸是一种剧烈的燃烧,所以燃烧一定会爆炸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解反应一定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

D.电子是一种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3)电解水反应:    

 

28、(1)随着济南地铁2号线通车,泉城地铁真正迈入“换乘时代”!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建设中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试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锰钢主要成分是铁、锰、碳,主要用于制造钢轨、挖掘机铲斗等,锰钢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钢轨生锈。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

(2)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四类。珊珊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②铝制易拉罐③废口罩④矿泉水瓶⑤果皮,应投入如图所示标志垃圾箱(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ABCD之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___进行检验;可以利用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9、“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2021年3月26日,我国首次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到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1年5月17日,天问一号环绕器与祝融号火星车已建立器间通信链路,第一次通过环绕器传回火星车遥测数据。

(1)“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时,发现火星地表被赤铁矿覆盖而呈橘红色。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2)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 95%,地球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 0.03%。鉴别火星大气和地球空气可选用_____溶液;

(3)空间探测器结构材料采用铝合金,探测器天线骨架涂有一层聚酯纤维网,其中聚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铝合金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4)“天问一号”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二硫化钼(MoS2)固体润滑剂等作为运动部件的润滑材料。

①工业制取碳化硅的原理为:SiO2+3CSiC+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已知 Mo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标出其中钼元素(Mo)的化合价______

3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 8mL 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 5mL   B 10mL   C 100mL

2)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通常使用_______(填字母)。

A 镊子   B 玻璃棒   C 药匙(或纸槽)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填仪器名称)

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填仪器名称)

31、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准确。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填写在空白处。

(1)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会导致___________

(2)给试管加热时,没有预热,会导致___________

(3)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俯视,会导致___________

(4)打开试剂瓶,瓶塞未倒放于桌面,会导致___________

32、2020年6月23日我圆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和A~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

(2)铷元素与氟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3)A一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

(4)铷原子和A—D粒子中______(填化学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33、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要先用_____;再涂上_____

34、写化学式或元素符号

1)氮气______

2)水_________

3)镁元素______

35、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微粒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该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2)若B微粒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_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6、在点燃条件下,某物质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R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克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克

0

3.2

待测

5.4

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_____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为_______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

(1)可选用甲装置做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在验证碳及其氧化物性质时,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②装入碳粉和氧化铜;③乙装置制CO2连接图2,打开止水夹,让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④先点燃A处酒精喷灯,看到碳粉逐渐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____;⑥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出现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CO具有___________(“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图2玻璃管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敞口放置的水,为什么越放越少?_______________

(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不易被压缩________

(3)把糖加入水中,糖会慢慢消失而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_______

40、(1)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